在線教育亟待內容王者

近日,一部僅僅播放了幾集的日本動漫“工作細胞”博得了無數流量。裡面對於人體細胞工作及其功能生動的描述和形象的比喻,讓無數生物學渣驚呼“我生君未生”,恨自己讀書時候沒有出現這樣寓教於樂的科普動漫。早看這部動漫,生物就考第一了。

在線教育亟待內容王者

觀國內眾多教育機構公司,紛紛擠破頭在資本市場求得一席之地,卻沒有一項現象級的教育產品,還不斷遭受做空者質疑。從2012年,美國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做空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新東方。僅兩個交易日,新東方累計跌幅高達57.32%,股價創下5年新低,市值蒸發近20億美元(約合127億元人民幣),股價降至9.5美元。

2018年6月14日凌晨,渾水再公佈了一份做空報告,質疑在美股市場上,市值後來居上的中國教育科技公司“好未來”。市場雖然沒有做出過激的反應,但是從新東方到好未來,還有51talk等等,這些以超高利潤率攫取家長錢包的教育公司們,居然被一家動漫公司,以一部科普動漫作品,讓學生們深感“學習到了”。

教育機構忙碌於擴張自己的線下學校、門店,教育科技公司們執著於將線下教育場景搬到線上,市場亟待優質的教育內容產品。

在線教育亟待內容王者

筆者在大學期間,於某教育培訓機構工作,深感模式化的教育,限制了學生的成長。看似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優於學校的教學環境,但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本質沒有變。教師講授內容缺乏創新,口頭的表達終究還是口頭表達,即使講的天花亂墜。曾經為一位學生講授地理課,當談及阿根廷牛肉銷售至西歐的地域優勢時,學生看著地圖,一個在地圖最左邊,一個在地圖最右邊,怎麼還有優勢呢,苦思不得其解。我方知學生看不懂地圖,理解不了怎麼回事。我講的吐沫橫飛,直到找到一個地球儀,告訴學生地圖是地球儀的展開圖,西歐和阿根廷的距離很近,學生才得以明白。太多太多,口頭表述的弊端,尤其是一些非常考驗抽象思維的內容,傳遞給學生的時候,效果很差。更可怕的現實是,類似地球儀等基本的教學輔助工具,很多所謂知名培訓機構都沒有。

在線教育亟待內容王者

曾經一次偶然瞭解到在線教育,對於其可預見的前景豔羨不已。但是在具體接觸之後,失望之情難以言表。線上的教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聽課學習,看似美麗,實際很難有效果。學生們的自制力很難以保證他們能夠聽完一整節課。手機,電腦等成為了在線教育的入口,但是這些更是遊戲,玩耍的入口。在學習與遊戲面前自由選擇,恐怕很難有學生會選擇學習。在線教育需要在其中突破,難度可想而知。更令人唏噓的,絕大部分在線教育,將線下課堂場景移植到線上,沒有教育內容產品的研發,枯燥乏味而缺乏生氣。

市場亟待以內容製作為根基的教育科技公司出現,你會成為這個王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