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只要在网络搜寻影音产品,通常很容易找到评论文章。但大多资深写手在描述声音的时候,都会用上一些专业形容词,例如结像很好、空气感十足,甚至是音场开扬等等,你又懂不懂他们在说甚么?用语言文字就难免出现歧义,A 讲的一句,在 B 听来可能完全会错意。今次就找来多位影音专家及玩家,问问他们对每个词汇的理解。小编亦会尝试解释一下,当他讲到以下词语的时候,其实系讲紧乜呢?

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结像

国仁|feverSound.com 总编辑:

听交响曲会有好多乐器的定位,会留意款乐器似唔似真实、实唔实净。因为你听到件乐器、同你听到件乐器好真实系两回事,如果款乐器出来的感觉好真实,我会称之为结像好。

Anthony|Let’s Go Audio 店长:

当你听到一种乐器,在脑海中可以具体表现出来。例如你听到结他声,你会谂起结他;听到笛声,你会谂起一支笛。

Keith|HK68 负责人:

简单来说,乐器重播出来的声音好似真实乐器一样,就为之一个靓嘅结像。

阿峰|耳机玩家:

好确实感受到乐器的定位、距离,以及形象。在脑海中立即想起件真实乐器。

Alan|AV Hospital 院长:

音场靓唔靓、实唔实净,都会用结像来形容。如果能够将整个音场呈现在你面前,钢琴、小提琴都分析得好清楚,人声也在中间位置,大概就是结像好的意思。

意思会系声效可否还原到人声、乐器应有的质感同实在的定位,闭起眼听「似足」有个人在前面唱歌、有支结他在身旁弹奏、子弹在耳边飞过,就系好的结像,在影音和音响评测都会用到。

延伸词汇:定位

定位更加强调位置的准确性,当结像好松散的时候、定位就难免变得不够突出;当结像好靓的时候,其实定位都有机会不够准确,例如左右喇叭掉转摆,结像保持到同样质感,但定位就相反了。(这种情况,当然都有朋友会形容:个结像走了位,不过我个人习惯上唔会咁用。)


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空气感

国仁:听 Hi-Fi 歌曲时,有个位「叮」一声,如果你只系听到「叮」一声,其他乜声都听唔到,这样我会叫做无空气感;相反除咗听到「叮」一声之外,还有其他声尾围住,好似浮在空气中,咁为之空气感好。

Anthony:空气感一词都几抽象,但同结像也有关系。如空气感表现好的话,你会容易感受到声音有点立体、有点距离,甚至有点方向性。

Keith:我认为空气感指的是高频表现,听大型交响乐曲目时,一大棚乐器拉出来,会感受到有包围感,就连皮肤都有少少感觉,这些就可叫做有空气感。

阿峰:空气感有少少抽象,我认为就好似音乐在你身边渗透出来。

院长:早十几廿年前无人讲空气感,会讲高唔高分析力,近十年八年先多人讲,其实空气感即是类似分析力,两者都是形容高频表现。如影音器材或喇叭发挥出来的声音比较爽、高音靓,先会出到强烈空间感。又譬如一些现场录音的 CD 或黑胶,一开始已有咋咋声,类似 Pink Noise 出来,或收听到现场的杂音,都属于有空气感,或者叫高音靓。

声音其实就系空气的震动,当演唱或者演奏的音乐有适当的余音、细节丰富、延伸恰到好处,再配合声音反射的谐波营造出实在的音场,就会令人觉得有良好的空气感。


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低频弹性

国仁:听低频主要是听「boom」嗰一下,在听「boom」的过程中感觉有好多变化、好丰富,都可以当是弹性好强、速度爽快的低频。

Anthony:当感觉到低音比较跳跃,收得较快,可称之为低频有弹性。

Keith:很简单是用鼓来形容,鼓棍打落去时,弹下弹下得来带烟靭感,能感受到声音的回弹力。另有一种叫低频潜力,就是落去嗰下感觉到声音好有力实净。

阿峰:可以好简单理解低频弹性,就是低频量感充足,速度感又够快。

院长:低频弹性要同埋低频潜力、质地一齐讲,有些喇叭的低频会较短暂;有些就比较韧,我哋叫做潜得低,又不等于低音劲。一对有质素的喇叭,其实无须开得好大声,即使细音量都可以感受到低音有质感,这些器材我哋会叫低频比较出色。

用打鼓来形象化作解释,松了的鼓皮就是缺乏弹性,声音会短促、乏力;太过紧的鼓皮声音会太硬、缺少延伸,同样缺少弹性。有弹性的低频系饱满,能呈现应有的低音质感,又有适当的低频延伸


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开扬

国仁:开扬感好简单,听出来的声音好自然、无压力,觉得声音唔会「连」住,就算开到中音量都感觉到音压好充足。

Anthony:声音开扬即是声音自然的意思,声音会散开,不会有侷促的感觉。

Keith:视乎喇叭系统的大小,愈大的喇叭,能将场景撑得愈大,听起来就会感觉开扬。

阿峰:最简单理解是,能营造较大的空间感,没有压迫感。

院长:声音开唔开扬,即是声音侷唔侷促,同音场有密切关系。其实好多喇叭当你开细音量时,声音好模糊、音场好窄;但大音量时就完全无问题。能够在细音量的时候,音场都有宽阔开扬的表现,这就是好嘅器材。何况香港地好多人收工返到屋企都十点十一点,根本你唔会开到大音量。

其实我比较少用到这个词,用在影音方面的话,意思会系音场呈现得比较宽阔。用在耳机的话,就会系指声音不会困在耳仔,变得太侷促。用在音响的话,就系仿似有舞台的音场效果。


一知半解买音响?音响专业形容词,你又知唔知点解?

高音甜

国仁:高音甜就应该同中音准、低音劲成一对对联句。当听到高音比较润、声尾丰富一点,有欢愉的感觉,我都会当系甜,因为甜是一种味道。

Anthony:即是高音比较舒服,延伸较好,不会有干涩或刺耳的感觉。

Keith:高音甜唔甜,首先是歌手把声够唔够甜。譬如以黑胶系统播放出来,唱头和唱放的匹配都好重要,因为有些厂方会在器材上加入少少味,当你播高音时,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有人说这些是音染,亦有人会觉得是味道,令人声更甜厚。

阿峰:高音甜这个用词比较少用。

院长:高音够唔够甜,视乎器材和喇叭的调声功夫,但高音确实会比低音更容易做到靓声,因为低音要做到厚声底是比较困难的事。唔少喇叭厂都可以做到高音多、高音清,以及分析力好,不过好多时会令到高音有点抢耳、刺耳,这些情况我哋俗称高音唔够甜。到底甚么是高音甜,即是有质素得来感觉好滑净,高频唔会黐上太多中频,否则就会感觉刺耳。

高频修饰得比较圆润悦耳,高音的线条柔顺有感染力。甜美的高音不会太过尖锐刺耳、没有毛刺感,也不会太过紧密、共鸣过强,变成有压逼感;就好似少溶的雪糕一样软绵但有质感,系咪形容得好贴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