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8年修复,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铜车马”,是如何重生的?


1980年冬,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了两乘大型铜车马,是皇帝陵园的陪葬品。

由于年代久远,铜车马外的木椁早已腐烂,上层填土塌陷,除铜马较完整外,其余均被压成碎片,共计3000多片。

由于土层上冻,为避免损伤遗址和铜车马,考古队将马车连同底部的土层,整体搬移到室内发掘整理。

经专家清理发现,车、马、御手全用青铜铸造,车马器和部分装饰用金银制作,整体大小约为实用车马的一般。

铜车马本身的铸造难度就很大,且两乘铜车马已破碎不堪,在修复过程中,除了考古学家,还有机械、焊接、钳工、模具等多方面的专家一同参与。

出土后的铜车马较为脆弱,专家修复时所用的材料或技术都会进行多次实验,直到达到要求,确保无误后,才敢使用。

两乘铜车马的发掘、修复、整理共历时8年。图:修复后前后对比图

御手站着驾驶的,为立车,由戎车发展而来。图:修复后的秦陵一号铜车马

御手坐着驾驶的,为安车,带有两个车厢。据史料记载,这种车一般都是贵族乘坐的。秦始皇出巡时,实际上就是坐这种类型的车。图:修复后的秦陵二号铜车马

2017年,“铜车马博物馆”在原出土位置开始建设,投资1.895亿元,预计2019年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