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寶沃多一個注資者有什麼不好?


王鑫:寶沃多一個注資者有什麼不好?

被新的注資者看中,應該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認可。對處於夯實期的寶沃而言,面對市場的變化而做出任何調整都是一件好事,寶沃多一個注資者有什麼不好?

10月8日,福田汽車公開掛牌轉讓寶沃汽車67%股權,寶沃尋找新注資者終於落地。消息一出,輿論一邊倒的將這一事件再次與寶沃投資者福田聯繫在一起,認為福田已經無力支撐寶沃發展,只能另找注資者。將福田的轉讓行為歸結於寶沃自身發展疲軟,尋找接盤者,這種判斷缺乏幾方面的思考:

首先,一家企業轉讓股份尋找新的注資者,本身是為了企業向更好地方向發展。如果一家企業自身沒有發展價值,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其他合作伙伴對於接手企業都不會產生興趣。但從目前掛牌轉讓的信息可以判斷,對寶沃產生興趣的合作伙伴不止一家,這說明寶沃身上有吸引他們的價值。

實事求是的講,汽車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產銷體系的。據我瞭解,寶沃擁有今天“雙資質”、完整的品牌、研發、生產、銷售、供應鏈體系用了將近整整10年時間。在今天中國政策與零部件越來越開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擁有像寶沃這樣體系健全的新車企並不多。這是寶沃吸引新投資者的最大價值之一。

其次,輿論習慣性地將“寶沃股權轉讓”行為與福田沒有“乘用車經驗”聯繫在一起。在我看來,這恰恰是一大誤區。過去由於中國汽車企業在發展初期的主營業務主要是汽車,因此在中國輿論看來,汽車集團投資的汽車企業與集團主營汽車業務是一回事。但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很多汽車企業背後集團並不只做汽車業務。例如寶馬集團背後控股匡特家族,在中國的產業除了寶馬汽車外還有相當一大批的產業,只是由於投資關係不為外人所知。另外東風、長安等國內汽車企業,也是其集團旗下業務之一,集團與汽車企業之間的品牌和產品定位並沒有直接聯繫。因此,福田從一開始就只是寶沃汽車的投資者,寶沃也始終處於獨立管理運營,兩者是投資關係,並沒有任何經營關係。

此次傳出新注資者收購寶沃股權恰恰說明,為了更好地發展,寶沃未來很可能需要更多的注資夥伴。福田對寶沃來說只是投資者之一,未來企業的發展核心不是為了福田,而是為了寶沃自身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新的注資者加入對寶沃是件好事。

中國汽車輿論習慣將目光放在注資者本身的企業屬性來考慮問題。這讓人想到了之前的騰勢注資事件。作為一家合資技術公司,由於近幾年業績平平,外界不斷揣測這家企業背後雙方股東的合作信心,但隨著戴姆勒與比亞迪新的注資進入,輿論再次對騰勢的發展有了信心,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外界相信作為全球最好的汽車企業,戴姆勒的投資眼光不會差。

反觀來看,福田始終成為外界唱衰寶沃的依據之一就在於福田的商用車身份。舉個例子,如果寶沃新的注資者是戴姆勒,外界的聲音應該會出現180度的轉彎,中國汽車輿論的這種慣性思維應該得到糾正。

2016年,寶沃產品正式進入市場的第一年,一年中憑藉一款產品銷量達到3.5萬輛,遠遠超出外界預期的1萬輛成績。因此在寶沃的近幾年發展中外界對企業有著很高的期望。但瞭解汽車企業運行的人都明白,任何一家新企業的發展都需要時間。

2017年以來,隨著寶沃的發展進入深水區,基礎的夯實和對市場應變的調整才是這家企業的主要任務。2018年,寶沃在大變,但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的中國汽車行業接受不了一家企業的調整。在中國汽車輿論的眼中,新的企業就是弱者,必須不斷向上迎頭趕上才是王道,哪怕做的和傳統車企一樣好都不行,這樣的“計劃經濟思維”是多少年來在中國特有的汽車政策市場保護下遺留的毛病,大家應該反思和摒棄。

據瞭解,隨著2018年寶沃汽車集團總裁楊嵩帶領團隊在各個銷售、供應體系各個層面的工作,寶沃整體銷量在近幾個月已經出現了起色。同時楊嵩也在不斷提升寶沃所有人的信心,尤其是讓所有人正確清醒地認識到寶沃的發展轉變以及企業的核心價值。

從現在來看,寶沃進入到了“夯實期”:夯實管理團隊、夯實產品戰略、夯實渠道……從這一層面來看,寶沃的調整是一種主動應變。加上這次股權轉中多位注資者對寶沃感興趣,至少對於一家處於夯實階段的新企業而言,敢於嘗試任何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辦法,就是一件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