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做一匹高考的黑馬!

逆襲專欄,上線啦!東南整理了一下學霸說中非常受關注的文章,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重新鼓足勇氣,做一個高考黑馬。

高三後期時間有限,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效率最大化,功夫就在計劃上。

首先是統計:①橫向統計:高三的題是做不完的,應避免無意義的重複和題海。高三後期,每隔十幾天我都會把這一階段做過的卷子拿出來,對每科試卷都進行統計,統計容易出錯的知識板塊,統計容易錯的題型,更直觀地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避免重複做自己爛熟於心的題。

有時統計的數據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一段時間我的數學成績提高不明顯,開始以為是壓軸題做得不夠,後來對幾十張試卷進行統計,才發現前四道大題的失分甚至超過壓軸題部分,而前四道大題的失分又大多是態度不認真造成的,就像王金戰老師的調侃“抓緊時間把會做的做錯,再擠時間去做不會做的題”,由此,我便開始認真對待每一道題“把會做的做對”,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②縱向統計:繪製各科成績曲線,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科目,樹立信心,看準良好勢頭。

從現在開始,做一匹高考的黑馬!

其次是制定計劃: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相結合。

在統計,發現問題之後,先制定長期計劃,要攻克哪門科目,要補充哪些不足,在一個月後我要達到什麼目標;再製定短期計劃,每日計劃。

每日必做計劃是我高三後期重要的收穫之一,我的地理老師說過:“每天的固定計劃最有強制力”,比如四月份後期我的每日必做計劃就包括:

1 早讀 兩科。

2 數學,文綜的試題各一張。

3 文綜48道選擇題。

4 中午30分鐘完型和閱讀。

5 每天語文30分鐘基礎題。

6 每天規定背40分鐘政治。

注意,這個每日計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當時的學習效率不斷更新。

篤行、實踐是最好的老師

有句老話,說閒話當閒差好閒遊閒人即廢人,在高三這段時間更不能光想不做,其實有時候動起手來做事情是解決許多問題的突破口,尼采說過“專心致志者可以擺脫一切困境”。實幹永遠高於空想,它能排遣你心中的不快,能夠給人成就感,是實現夢想的唯一武器。

①在這裡要強調“效率”,如何做到高效,首先還是要做好準備和計劃工作,不做無用功,這在分秒必爭的高三後期真的很重要;要估算投入產出比,耗時大而得分少的考點要果斷放棄,不能用太多時間;最後要學會總結,把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

②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防遺忘的好方法,(主要針對文科的英語和語文);1、買大量便利貼 2、把每天做題,複習遇到的沒記住的知識點,專業術語寫在每張便利貼上,3、寫上日期,編號,每十天內的卡片分為一組 4、把一組的卡片揣在口袋裡,重複記憶一週時間,如此推進,可使記憶深刻。

③對於英語積累詞彙:碎片化記憶

一天中任何時間中都可以記單詞,(跳過生詞積累階段,這是必備)把你的生詞本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到校時看一眼,做完數學題看一眼,下課時再看一眼,就這樣天天重複碎片化記憶。

總結:提高源於此

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積極實踐並及時進行理論總結的人,這種總結不一定要寫出來,但必需要有!它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想法,一篇文章。

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思想狀態,行為方式進行總結,是一個人從幼稚時代逐漸走向成熟(現在也在這個過程中)的關鍵。

總結思想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學習中總結一類題型開始。這個總結過程也是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型

發現問題就是要找出自己的弱項(見“統計”部分);

分析問題就是要總結錯因,給錯題分類…

解決問題就是要尋求解決這一類題的方法,而且要嘗試多種方法,再選擇最優解,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按照以上的模型,再擴大範圍,每個月總結自己的學習狀態,心理狀態,並在將來的實踐中繼續用總結出的思想指導實踐,再不斷更新,不斷提高。

從現在開始,做一匹高考的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