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酒養生之道

中國酒文化,其實質是中國的人際關係文化,期間蘊藏著偉大的東方智慧,通過對古人飲酒的瞭解,或許我們能真正體會到:酒並非是酒精與肉體的搏鬥,而是人與人靈魂的交融,以及識別“我”與“世界”的關係。

古人飲酒養生之道

在我們的文化裡,酒文化與茶文化有共通之處,但也有實質的區別,茶文化強調的是“我”的自我修為,在茶道中感悟自己,所以獨自飲茶往往成為自我修行的一種方式;酒文化則強調的是“我”與外界——人的關係,在飲酒過程中“觀物、識人”,以此獲得自我的提升。所以古人常常把飲酒當成一種儀式。

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現代人把酒作為一種實現功利工具,卻忽略了酒最本真的東西。

古人把飲酒視為一種養身方式,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只要把量控制到恰到好處,對人的健康是有益無害的。所以古人把飲酒視為一種養身之道,那麼,古人是如何利用酒養身的呢?

首先是“勿強飲”,即不過量。

但古人飲酒,遵循“溫克”。也就是說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證自己不失言、不失態。人們通常情況下很討厭那些沒喝幾杯就失態的人,還有那些不適可而止,狂飲不止的人。

“三爵不識”是古人飲酒必須要遵循的禮儀。換句話說,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應該很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筵。三爵,就是《論語·鄉黨》所說的“惟酒無量不及亂”的意思,也就是適量,量足就好了。

其次是“勿空腹飲”

中國有句古語叫“空腹盛怒,切勿飲”,認為飲酒必佐佳餚。因為酒進入人體後,乙醇是靠肝臟分解的,肝臟在分解乙醇過程中又需要各種維生素來維持輔助,如果此時胃腸中空無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調、肝臟受損。因此,飲酒時應佐以營養價值比較高的菜餚、水果等食物。

再次是“勿混飲”。

多種混雜飲用會產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會使人感覺胃不舒服、頭痛等。這一點很多我們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最後是“溫飲和酒後不飲茶”。

自古以來,不少飲酒之人常常喜歡酒後喝茶,以為喝茶解其實則不然,後喝茶對身體極為有害。李時珍說:“酒後飲茶,傷腎臟,腰腳重墜,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孿痛之疾。

古人飲酒養生之道

還有,古人注重飲酒禮儀,把飲酒作為一種儀式。

古人飲酒優雅而緩慢,很注重節奏,這是一種很高的生活情趣,他們在飲酒中秉詩作賦,併產生了很多千古絕唱。與此同時,通過這種儀式,可識人。

中國飲酒,自古非常講究禮儀。早在先秦,《禮記·鄉飲酒義》就規定:“鄉飲酒之義,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人,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各個朝代各有特色。但幾千年來約定俗成,主要有以下通行禮數:

一是未飲先酹酒。酹,指灑酒於地。在籤神祭祖祭山川江河時,必須儀態恭肅,手擎酒杯,默唸禱詞,先將杯中酒分傾三點,後將餘酒灑一半圓形;

二是飲中應乾杯。即端杯敬酒,講究“先乾為敬”,受敬者也要以同樣方式回報,否則罰酒。這一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東漢,王符的《潛夫論》就記載了“引滿傳空”六禮,就指要把杯中酒喝乾,並亮底給同座檢查。

三是酒令以助興。酒令是我國特有的宴飲的藝術,是我國酒文化的獨創。它用來活躍氣氛,調節感情,促進交流,鬥智鬥巧,提高宴飲的文化品位。通行的情況是:與席者公推一人為令官,負責行令,大家聽令;違令者、不能應令者,都要罰酒。

除此之外,古代人飲酒時還有一些其他特別講究的禮節,如: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人飲酒養生之道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

所以,古人的酒文化,絕對是“養身又養心”的,雖然現在很多儀式之類的已經不適合現代人,但過中的道理,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