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一廟一故事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澤國鎮·新和廟

寺廟主神傳說

澤國鎮新和廟,位於澤國鎮鑫合村村部(原鄭家村村部)附近,該廟系從新瀆宮分靈,主祀敕賜孔侯王。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敕賜孔侯王

據《溫嶺縣道教志》記載,敕賜孔侯王,姓孔名斌字文英,為山東省曲阜縣孔楊村人氏,明弘治十年即1503年農曆二月十六誕生。侯王自幼好學,尤喜習武,年青有為,一表人才,拜師學藝,勤學苦練,得中武進士。當時東南沿海地區遭遇海寇侵擾,海寇搶劫燒殺,無惡不作,民不聊生。有一股海寇盤踞新瀆二龍山上,安營紮寨,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百姓苦不堪言。26歲的侯王奉命進駐二龍山,與海寇浴血奮戰,擊退海寇,鄉民得安。然海寇敗退後,獸性不改,屢屢前來侵擾,極為猖獗。侯王精忠報國,竭力防守,與海寇血戰十餘年,終於平定海寇,使百姓安居樂業。侯王嘔心瀝血,於明嘉靖二十四年,即公元1545年以身殉職在新瀆二龍山上,年僅42歲。老百姓感恩戴德,於是在二龍山崗上立廟祭祀,清乾隆年間,敕賜孔侯王。由於二龍山山崗險峻,善男信女敬香不便,清乾隆年間將廟從二龍山崗遷至前水後山、交通便捷的新瀆地方,重新建造了廟宇。

寺廟歷史

新和廟的由來,據村民相傳,清咸豐年間,由於遭遇國喪,期間不能演戲,此年輪到後鄭保即鄭家人值保,新瀆宮要求照常做戲慶壽,後鄭保人認為國喪期間不能演戲,因此產生矛盾,後鄭保信眾從新瀆宮請了令牌、神位,準備回村立廟。

父老相傳,後鄭保信眾拿著令牌、神位回村時,走到鄭家埭頭,恰好碰到一位賣火爐缸的小販,這時童身(乩童)上起來(神靈附身),賣缸小販竟將整擔火爐缸自己砸爛。目睹這一反常事件,鄉親們問童身,廟是否可以擇基建在這裡?童身指示,廟就立在“白鶴蛋”這地方。所謂“白鶴蛋”,村裡的眾多口池塘中,有一口形狀像白鶴,“白鶴”的後面有四口小池塘,近似“蛋形”。“白鶴蛋”邊上的這塊田是鄭義康祖上的,但是鄭義康的祖上不肯舍田,後李李家祖先慷慨樂助,以自己的一兩百畝良田調換了鄭義康祖上的這一片田,然後在這塊田上立廟。因為是後李李家人舍田建廟的,故新和廟又有後李廟的別名。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屋基擇好後,大家開始施工建廟,到廟快建好時,什麼時候上樑呢?這個時候,大家又請示童身,童身說,日子弗用揀,雷風雷雨時拔棟桁就好了。果然,不久就等到了風雨很大的日子,人們就遵照指示拔棟桁,風雨過後,人們還在道地上看到兩隻很大的老虎腳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土改時,新和廟房產分給了貧窮農戶,兩邊的橫屋都分了。紅星大社時,辦公室就設在廟裡大殿中。後來,老廟遭到破壞,廟宇被拆光了,泥像被扳倒了,拆後的良田也分給了村民。

因為村裡沒有了廟,1984年時,村裡的一些婦女打算湊錢到牧嶼白雲山去,此時,村裡的陳令光、傅玉芳、陳義法、陳根友、傅雨來、陳友清、陳新友等人知道後,就叫這些婦女們不用去白雲山,準備在村裡重建新和廟。於是,村人另擇基,即在現址建廟,建廟所用的地是陳根友、傅雨來、陳義法、陳友清等人捐出的自留地。一開始,新建的廟是非常簡陋的,只是四塊石板架起來的,當時,雖然連神像都還沒有,只有一隻小香爐,但是,村民們依然對老爺非常崇信,有求必應,禱輒顯效。不到一年後,善男信女們將臨時的石板廟改成小屋,這時候有老爺神像了,神像是從章袁雕佛的廠裡請來的。當時前去請神像的人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天請神像回鄭家時,天還沒有亮,起初沒有一點風,神像扛到到下週季家橋時,突然間就起了大風,但後來扛到王毛幹(小地名)地方時,就風靜了。

寺廟現狀

新和廟自重建以來,改造擴建了四五次,才形成如今的規模。現佔地面積3765平方米,建築面積1213平方米。

新和廟除主祀敕賜孔侯王外,還祀有鮑一元帥、岱石尊王、呂純陽祖師、財神、土地、文昌帝君、魁星、送子娘娘、陳十四娘娘、廟主娘娘、四將等。其中鮑一元帥是從大溪太湖毛坦村鮑一元帥廟分靈的,相傳鮑一元帥治病很靈,鮑一元帥廟中還有藥籤供信眾求取。岱石尊王也是從外地的廟宇中分靈的,祈夢比較應驗。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財神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呂祖大仙和土地老爺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娘娘

「一廟一故事」|澤國鎮 新和廟

廟內壁畫

規範管理

新和廟管理班子負責人為陳小明、鄭小海,常務理事李仁梅,該場所自覺接受溫嶺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澤國鎮黨委政府的依法管理,積極推動場所規範化、制度化,嚴格執行落實消防安全制度、治安保衛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執事們認真宣傳學習《浙江省宗教事務條例》,建立值班制度,重要決策集體商量,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宗教正能量,大力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