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历史上,在古代,计划生育被正史提及的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地广人稀,庞大的疆域足够天下百姓的生存,并且由于当时科技、医疗条件的低下,人类的死亡率很高,只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才能确保足够的人口数量。当时没有机器,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历史上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庞大的封建王朝正是由无数的小农经济支撑起来的,作为小农经济的支柱,代表劳动力的人口是重中之重,人口的数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

在自然界中,自然也没有计划生育之说,因为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自然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生生相克,互相制约,无论是哪一种生物都很难无节制的发展,就算有一种生物能够无节制的发展,最终也会因为生存环境的严格限制,进而缩小数量。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可是人类是一个例外,人类拥有着超越自然的能力,一旦拥有无上的权利,其贪婪之心也会越来越大,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宝贵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被消灭殆尽,一旦自然被破坏,那么赖以生存的人类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人类生活在大自然提供的美好之中,人类逐渐对大自然的恩赐感到了麻痹,忘记了自己美好的生存环境来源于自然,氧气由大自然制造与平衡,温度需要大自然调节,降水需要大自然提供,每个地区的气候则依赖于大自然,大自然的臭氧层保证人类不受紫外线的迫害,人类贪得无厌不断地破坏自然,而人类制造的最终苦果则会由人类自己承担。

有一个口号是保护地球,这个口号冠冕堂皇,可是伟大的地球真的需要人类的保护吗?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上,什么环境都经历过,甚至有些环境压根不能让所有生物生存。人类的所作所为不是在保护地球,而是在保护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已经高度发达,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可是现在很多国家已经不能再随意增加人口了,人口增加,对大自然的负担也就增大,后患无穷,也许获得了短暂的效益,可是从长期来看,数量庞大的人口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并且科技不断发展,人类本身的附加值也在不断增大,与其增加人口,不如对有限的人口进行高等教育,如此出来的一个人才,能够拥有许多个人的能力,在新的时代,人类的基础能力都在逐步被机器代替,人类需要的不是知识贫乏的人,而是拥有庞大能力的人才。为了集中精力和财力来培养人才,人类自然就减少了对普通人的生产过程。人类需要的是人才,不是普普通通的人。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现了一次人口大爆发,一对夫妻普遍生育多个孩子,甚至最多的居然生育了十几个孩子,孩子可以养活,但教育普遍不高,可正是这些孩子,奠定了最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发达的基础,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

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在九十年代正是结婚生子的美好年龄,在本世纪的前二十年也正是壮年,这批孩子人口基数十分庞大,正是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这批孩子几乎正好和伟大的改革开放重合,为改革开放时的中国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劳动力,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表面上十分完美,劳动人口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正是因为这批数量庞大的年轻人的加入,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伟大的腾飞。然而也为后面社会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由于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太多的人口,为了国家的稳定和谐,相关部门决定对人口进行有效遏制,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从此计划生育便轰轰烈烈地在中国被执行,计划生育的执行过程是一个急刹车的过程,由于是急刹车,出现了很多严重问题和强烈矛盾,同时也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其中男多女少就是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在现在看来封建庸俗,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则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男人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一家人若要美好生活,首先要保证能吃饱不饿死,作为生产粮食的男性群体,对于家庭和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很多家庭从现实出发,在严格的计划生育之下,选择了符合家庭利益的权宜之计——放弃女孩,拥有男孩。

大国的人口历程:多子多福到计划生育的时代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