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近日,記者注意到,隨著收藏市場不斷升溫,近現代紫砂壺逐漸成為藏家新寵。如高級工藝美術師作品一年漲幅高達50%,曾經幾千元的作品已飆升至百萬元。專家表示,只有千元以上的名家紫砂壺才具有收藏價值。

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在中華傳統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其與時俱進的製作工藝技巧、豐富的時代內涵,是紫砂壺源遠流長的原因。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材料紫泥

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紫泥為較常見之典型紫砂泥;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慣呼“黑紫泥”,為最廣泛市場接受的泥料之一。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

窯溫:約1180度C。

收縮比:約11%。

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紫泥系。

泥性:穩定性佳,易掌控;緊密結實,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較易,作家最喜愛使用之泥料。

難度:易生氧化鐵融點、跳砂、及花泥。

特點:泥色成熟穩重、端莊肅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調,能安定心靈,親和力甚佳。

通常認為,老一輩制壺者由於人生閱歷與文化內涵的積澱、制壺經驗的累積,外形會掌握得更美觀,細節會處理得更精細,因此老一輩的紫砂壺更受追捧。

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今年以來火爆的股市也帶動了文物藝術品市場的復甦。今年年初在北京舉行的春季藝術品大拍,我們簡稱“春拍”現在已經走出了持續幾年的低迷行情,精品和稀缺性的拍品普遍呈現成交率高、價位上揚的態勢。以本次北京保利十三週年春季拍賣會為例,總成交額高達33.2億元,其中46件拍品成交額超過一千萬元,五百萬元以上的拍品更是多達137件。

從2014年紫砂壺拍賣成交記錄中分析 2013嘉德春拍,顧景舟、韓美林作“此樂提樑壺”以828萬元成交;在剛剛結束的保利八週年春拍中國古董珍玩夜場上,由顧景舟制壺、吳湖帆畫風動竹枝、贈予江寒汀的“寒汀石瓢壺”以1495萬元的成交價創造顧景舟單把紫砂壺的世界紀錄。

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近年來,隨著藝術品投資收藏的逐漸盛行,紫砂壺也不再是拍場上的“小配角”,其身價上漲之快,著實演繹了紫砂壺版的“速度與激情”。

五年漲十倍

每年漲幅30%至50%“當代收藏紫砂壺應首先看作品,作品好壞才最終決定一把壺的價值,職稱高的、大師的作品未必都是高價,而同一個大師的不同作品也差價較大”,上述業內人士坦言如顧景舟大師的作品,高的能近千萬元,低的可能只有百萬元左右。

記者在天津古文化街看到,目前市場上的紫砂壺價格參差不齊,從幾百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這款由國家級美術師做成的紫砂壺,10年前1萬至2萬元,現在售價為80萬至150萬元。有些品種漲幅高達30%。”經營多年紫砂壺生意的龐武興告訴記者,5年前,我到某現代紫砂壺工藝大師家中買一把壺才20000多元,最貴的也就80000多元,但今年我再去時已經漲到兩三十萬元一把了,5年時間漲了10倍。

古玩知識:紫砂壺的基本知識普及及市場價值體現

隨後,記者在多家拍賣行了解到,以往只作為雜項拍品的紫砂壺,在今年的拍賣會上將晉升為主角,紫砂壺悄然成為收藏焦點。如一代大師顧景舟製作的紫砂壺,在上世紀70年代僅賣2角,但在去年的秋季拍賣會上,一把壺已拍到124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