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敬皇后臧愛親:「南朝第一帝」心中唯一的摯愛


武敬皇后臧愛親:“南朝第一帝”心中唯一的摯愛

東漢的開國皇帝劉邦還是布衣平民時娶了千金小姐呂雉,婚後沒多久就出去闖天下。留下呂雉在家照顧公婆兒女。劉邦登基後,呂雉被封為後,她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五百多年後的南朝也出了一個劉姓皇帝,他就是歷史上的南朝第一帝劉裕。

說起來劉裕和劉邦還有點淵源,劉裕的祖上正是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劉裕和先祖劉邦一樣,也是一介布衣時娶了千金小姐臧愛親,婚後沒多久就出去闖天下,留下臧愛親在家照顧公婆女兒。可惜臧愛親比較短命,沒等到劉裕登基就病逝了。

臧愛親的祖父臧汪曾任尚書郎,到了父親這一代,家道有所中落,父親臧俊是一個郡功曹,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助理。雖比不上權貴官宦之家,但臧愛親也是個千金小姐。

劉裕比臧愛親小兩歲,自小家境貧寒,剛出生母親就死了,劉裕的父親沒錢請奶孃,甚至準備扔了他。好在這時姨母伸出了援手,所以劉裕是吃姨母的奶長大的。

也許是遺傳了先祖的基因,劉裕的個性上很多地方特別像劉邦,性猛好鬥,喜好結交朋友,為人豪爽仗義。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很多人都看不起劉裕,唯獨當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謐慧眼識珠,很是欣賞劉裕,覺得此人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琅琊王氏:是中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也有稱“王謝桓庾”),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

王謐 :東晉大臣,琅琊王氏代表人物東晉宰相王導的孫子

不知道劉裕是不是也和先祖劉邦一樣,有個會算命看相的老丈人,認定他將來是人中之龍,將愛女下嫁給窮酸小子。不過劉裕確實和先祖一樣好命,娶了千金小姐臧愛親為妻。


武敬皇后臧愛親:“南朝第一帝”心中唯一的摯愛

一個千金小姐嫁給一個窮小子,婚後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何等艱難。婚後不久,臧愛親生下一個女兒,起名劉興弟。看到這個名字,就能猜到是希望她能給父母帶來弟弟的意思。

不過還沒等到弟弟的到來,劉裕就動了離家闖天下的念頭。臧愛親拗不過牛脾氣的丈夫,只得準備行囊送丈夫遠行。

本來劉家也不富裕,劉裕在的時候,靠劉裕砍柴、打魚維持個基本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現在留下一家子上有老下有小,只能要靠臧愛親這個千金小姐獨自支撐,箇中辛苦,我們確實難以體會。

往日的親戚們眼見劉裕離家那麼久,毫無音訊,劉家日益窮困,慢慢也開始疏遠臧愛親,生怕沾了這個窮親戚自己有所損失。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臧愛親艱難度日之際,唯有一心盼望丈夫能早日平安歸來。她做夢也想不到,劉裕後來真的飛黃騰達了。

劉裕生活在傻皇帝司馬德宗在位時期,這時候皇帝的權力已經大大下降,朝外許多將軍實際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內的權力也落在了一些大臣手中。世人眼中的亂世,在劉裕這就是機遇。

離開家以後,劉裕投戎入伍,加入了反晉大軍。這個職業對於劉裕來說簡直太適合了,他經常充當先鋒,勇猛善戰,而且每戰挫敵,劉裕的軍事才能開始漸漸顯露出來。

劉裕還相當有謀略,領兵打仗指揮得當,往往能以少勝多,出奇制勝。而且治軍有方,很有威望。

當時很多將領帶兵攻下城池以後,士兵進城燒殺掠奪,百姓怨聲載道。唯獨劉裕的隊伍軍紀嚴明,深得百姓擁戴。

劉裕事業上真正的轉折點是在投靠了恆玄以後,因為屢建軍功,劉裕成為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桓玄的妻子很懂得看相識人,她覺得劉裕不是屈居人下的人,應該儘早除掉。但恆玄覺得自己若想當皇帝,還有很多地方要仰仗劉裕,所以不同意除掉劉裕。

但妻子的話也給恆玄提了醒,為免除後患,恆玄決定先剪除劉裕的一些舊部,恆玄此舉讓劉裕非常不滿,於是決定伺機反攻桓玄。

劉裕起兵以後,很快打敗了恆玄。劉裕迎回被廢的傻子皇帝司馬德宗,開始了他的掌權生涯。

因為軍功赫赫,劉裕受封為豫章郡公,食邑萬戶,獲賞絹三萬匹。他的僚佐只比原太傅謝安府的僚佐低一等,一時間,劉裕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

事業穩定以後,劉裕終於可以衣錦還鄉了。原來那個窮困潦倒的小混混成為豫章郡公,東晉王朝的肱骨人物。原來那個落魄的劉家媳婦成為了臧夫人,一時間,拍馬屁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幾乎踏斷劉家的門檻。

多年來,飽嘗生活艱辛和親戚白眼的臧愛親此刻卻比誰都冷靜,她仍然過著簡樸的生活。

雖然丈夫已經是權臣了,但是她卻依然低調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那些妄想通過她這個途徑升官發財的親屬沒有一個達成目的的。

臧愛親與劉裕重逢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她一直希望能再為丈夫添個兒子,但多年的辛苦勞作,已經讓臧愛親的身體透支太多,重逢沒幾年,臧愛親就病逝了。死的時候年僅四十八歲。

臧愛親死的時候,劉裕還只是東晉的豫章郡公,因此臧愛親只得到了“豫章公夫人”的追諡,並歸葬丹徒老家,想起這些年髮妻吃的苦,劉裕非常痛心,他一直覺得自己對髮妻虧欠太多。

此後,劉裕充分展露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南征北伐,巨大的軍功讓劉裕在朝廷的地位顯赫無比。

皇帝昏庸無能,朝政混亂不堪,劉裕終於決定廢晉帝自己登基。


武敬皇后臧愛親:“南朝第一帝”心中唯一的摯愛

劉裕登基後,身邊已經姬妾成群,有了七個兒子。雖然臧愛親沒有生育兒子,劉裕還是追封已經辭世十二年的臧愛親為“武敬皇后”,並且至死都再未冊立其他人為皇后。

劉裕臨終前,仍然不忘這位曾與他共患難的妻子,留下遺詔,將臧愛親的棺木從丹徒迎至南京,與他合葬,稱初寧陵。

此外,劉裕稱帝后進行天子宗廟建制時,為已經辭世十二年的臧愛親立廟,並使其與自己六代世祖的親廟共同組成天子七廟之制。 將已經去世的原配夫人於宗廟單獨建一室,並將其計入七廟之列。

封建王朝,女性入廟這種史無前例的做法也驚掉了很多人的下巴。但不管如何,劉裕覺得我是皇帝,我說了算,你們愛咋咋地。

後世史家評論道:“以婦人為一世,要之,此真大可異事。此種典禮皆堪駭人”。

臧愛親婚後的生活是坎坷不幸的,一個弱女子獨自撐起一個家,就是在現代社會也是令人非常敬佩的。何況是在封建社會的古代。

臧愛親又是幸福的,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男人飛黃騰達卻能不忘糟糠之妻。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她與劉裕重逢後那短短几年的幸福相伴,足以讓她忘記前半生所受的所有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