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亞洲電子支付市場快照

編者按:本文作者 Elaine Huang,原文來自36氪國際站KrASIA,原文標題A snapshot of digital payments in Asia。

报告:亚洲电子支付市场快照

你一定對這樣的說法不陌生——北京的路邊攤都能用微信和支付寶;在中國,丟錢包也別丟手機。

然而,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無論是富裕的新加坡還是新興市場印尼,情況卻並非如此。

Payments Innovation Asia 最近的一份報告為我們梳理了亞洲十大經濟體的主要電子支付方案。

這份報告稱,香港人一般使用非接觸式智能卡“八達通”進行線下交易,包括搭乘地鐵,購買便利店商品等。發行該卡的公司透露,“八達通”的銷量已超過3500萬張,覆蓋99%的香港人。此外,公司還推出了移動應用,支持電子支付及轉賬功能。

在東南亞,網約車起家的O2O巨頭Grab 正加大力度提升其電子錢包GrabPay 的使用率。GrabPay 可用於支付打車費和食物,也支持用戶間轉賬。

報告總結了幾個東南亞國家的電子支付市場現狀,以下為要點:

新加坡正向無現金支付過渡。雖然已經有公司提供電子或移動支付服務,不過,大部分人還是更傾向於使用非接觸式卡片。其中最常見的支付方式之一是Nets。這是一家成立於1985年的新加坡公司,目前已入駐全國10萬多商家。Nets 的主營業務是卡片支付,但最近也開始整合二維碼支付技術。同時,PayNow、Dash 等移動錢包服務也展現出很好的發展勢頭,通過這些服務,消費者可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支付和匯款。

馬來西亞,現金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隨著Grab、Razer、微信等等“移動優先”的支付公司進入當地市場,變化正悄然發生。在部分馬來西亞城市,消費者的選擇很多。例如,微信雖然主要針對中國大陸用戶,公司也在通過發紅包的方式吸引馬來西亞本地用戶。

在印尼,儘管Grab 和Go-Jek 都推出了相關服務,電子錢包在當地仍是新興事物。消費者大多使用銀行轉賬或貨到付款的方式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和網速慢是人們不願進行在線支付的主要原因,但這一現狀正在改變。在城市智能手機滲透率攀升和電商市場蓬勃發展(預計將在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100億美元)的大背景下,以便利為賣點的移動應用有望讓印尼過渡到無現金社會。

2018年4月,菲律賓中央銀行 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BSP)推出了電子轉賬服務InstaPay,成為該國電子支付領域的最新玩家。BSP的目標是,到2020年,讓數字化交易的比例達到20%。菲律賓消費者對無現金交易持積極態度,在PayPal 進行的一項調查中,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在用現金以外的方式購買商品和服務。此外,根據Visa 去年的一份報告,在其採訪的對象中,有57%的人相比現金更願意選擇電子支付,相比2015年的46%有所上升。

越南的支付企業正將目光逐漸轉向移動端。二維碼技術的應用是它們完成該轉向的方式之一。今年6月,VNPay 和銀聯國際簽署合作協議,此後,越南的銀聯卡持卡人可通過二維碼功能在線購買電影票和機票等商品。

若想進一步瞭解亞洲電子支付市場,點擊此處下載報告全文。

36氪國際站KrASIA出品,編輯:令晨

“36氪出海”微信公眾號現已問世!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微信搜索“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關注起來吧!將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多謝關注,請多多推薦!

“出海頻道”也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這裡有數百篇出海主題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沒有的喔!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

报告:亚洲电子支付市场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