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V字仇殺隊》電影以艾米的敘述展開,從1605年11月5日蓋福克斯策劃的火藥叛國陰謀日引入,再到400年後V的登場。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電影用架空歷史的方式,將故事放在英國。在大統領蘇特勒的領導下,英國變成了一個極權國家,秘密警察遍佈各地,人民受到嚴厲控制。在一個晚上,女主艾米因為違反宵禁被秘密警察逮捕,路過的V救了艾米,他像艾米說明了自己的反抗意願,並在當晚炸燬了正義女神像,來警醒人民,諷刺政府。第二天,V闖入電視臺,將刻錄好的光盤通過緊急播放頻繁播出,向人民揭露了政府的罪惡,喚醒了人民的反抗意思,約定明年的11月5日炸燬國會大廈,並約定每一位嚮往自由的人,都與他一起到國會大廈觀看。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V在撤離時遇到警察,艾米幫助V脫身自己卻被警察打暈。V便將艾米帶回住處。V在艾米的幫助下,殺掉了倫敦之聲普羅斯洛和主教利立曼。但艾米還是害怕了,她從主教家裡逃出來到朋友戈登家裡。然後V又殺死了驗屍官德里亞。當警察局長芬奇趕到時只看到了德里亞的屍體和她的日記。上面記錄了政府曾經用孩子做細菌實驗的事情。不久,戈登因為在節目中諷刺蘇特勒而被秘密警察抓捕,艾米在逃跑時被V帶走。V通過模仿監獄使艾米堅強起來,讓艾米有了強大的內心。艾米離開了V。蘇特勒也越來越狂躁。V利用政府之間的矛盾離間了蘇特勒和秘密警察頭子克里緹。11月5日越來越近,V給每一個市民都寄去了V面具,邀請他們11月5日一起來國會大廈。11月4日深夜,克里緹背叛了蘇特勒,將他殺害,而自己也死在了V的手中。身負重傷的V死在了艾米的懷中,艾米打開了地鐵的開關,載滿炸藥的地鐵在11月5日剛剛到來時,駛向了國會大廈。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影片運用了很多隱喻。以影片中21世紀的英國指代二戰時期的德國,影片中以美利堅合眾國的內戰分裂來指代二戰時期混亂的世界格局。導演通過代入的方式,再現了希特勒在德國的黑暗統治,再現了德國當時充滿壓迫專制的氛圍。包括影片中的很多設定,都能在二戰前夕的德國中找到影子。遍佈街頭的秘密警察,保衛人民安全的宵禁,禁錮思想的宗教,限制自由的言論,無處不在的專制,所有的一切都在反映著政府的獨裁,恐怖,反映著人民所受的壓迫,國家的絕望。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電影中蘇特勒大統領的死也給人很多想象。一個曾經蠻橫自大,獨裁冷酷的統治者,壞事做盡,內心卻從未安寧。他用獨裁暴力的手段對付人民,讓人民對他恐懼,其實他才是最恐懼的人。所以他才會整天住在戒備森嚴的地下室,就連聽下屬彙報工作都是通過電腦進行視頻傳輸。他不停的給人民製造新的敵人,通過各種手段使人民屈服,讓人民感到,想要安穩,就需要聽從他的指示。他把自己包裹起來,結果卻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殺害。他的死亡方式和他曾經殺害的人一樣,但他卻更加恐懼。當大統領被秘密警察抬出來時,已經渾身哆嗦,口不能言,腳不能立。這和曾經高高在上的大獨裁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讓人感到了深深的諷刺。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V是成功的,他以一己之力給絕望的國家希望。電影的最後,當數以萬計的人民帶著V的面具走上街頭聚集在國會大廈前,他們和V一起見證了國會大廈的毀滅,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影片的最後,V走了,他和那個絕望的時代一起終結了,新的時代是人民的時代,就連那輛載滿炸藥的地鐵也是人民推動的。V喚醒了一個時代,V走了,但他也無處不在,每一個走上街頭的人都揹負著他的意志。

面具下不僅是身軀, 亦有思想, 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