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特殊招生嗎?高考特殊招生成爲名校搶奪優等生的戰略武器!

我們先來看一組近三年北京高考的一組數據:

你瞭解特殊招生嗎?高考特殊招生成為名校搶奪優等生的戰略武器!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從2016年到2018年,北京理科一本線以上同一分段的人數幾乎是爆炸式增長。拿線上110分的人數來說,2016年的1417人;今年則達到了3125人,翻了一倍還多。

文科的線上同一分段人數變化雖相對穩定,但是2018年的線上100分的人數比2015年翻了四倍還多。

分析以上數據,近幾年一本線以上同一分段的考生越來越多,意味著什麼?

對高考政策做過深入分析的家長都知道:“高考成績越來越沒有區分度”。簡單來說就是意味著,孩子很難單憑高考分數和別人拉開差距了。

成績區分如此不明顯了,接下來咱們不妨繼續思考:“如果你是大學校長,你怎麼從這些優秀的考生裡挑選自己想要的孩子?”

又或者“大家都這麼厲害了,那我們家孩子如何脫穎而出啊?

想都不用想,高校想挑選好苗子,我們家孩子想在人群中耀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參加——特殊招生

你瞭解特殊招生嗎?高考特殊招生成為名校搶奪優等生的戰略武器!

特殊招生科普:

★★★★★

特殊招生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是指普通高校招生中的一些特殊類型或特殊政策。大多數特殊類型招生仍要求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並按規定程序錄取;個別特殊類型招生(如保送生、體育單招等)不需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採取單獨的選拔錄取方式。入學後,特殊類型招收的考生待遇一般與普通類考生相同。

高校特殊招生渠道分以下幾種:

自主招生

考生通過自薦或學校推薦向高校提交申請材料,審核通過後經過高校指定的選拔考試,即可獲得高校的優惠政策(如降分錄取等)。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和自主招生類似,但一般不會給予分數優惠。高校會將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成績和高校綜合測評成績摺合成總成績,按照摺合後的總成績進行錄取。

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保送生

省級優秀學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運動員等5類人員具備高校保送資格。保送生不必參加高考。

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員

考生需通過藝術專業考試獲經濟類體育水平測試,測試合格後,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民族預科、民族班

對少數民族施行的國家指令性定向就業招生計劃,按照國家有關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規定適當降分提檔、擇優錄取。

定向招生

免師、免醫、軍校、公安、政法等專業定向招生,分數線單獨劃取。

既然特殊招生渠道有這麼多,那我們該選擇哪一種呢?不同的孩子具體的情況不同,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陽光學校老師在這裡對這些渠道做了一個對比分析,可以給大家作為參考。

特殊渠道選擇參考

★★★★★

1、走保送生渠道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僅有這五類學生可以通過保送的渠道進入名校:省級優秀學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運動員。這一渠道名額少、要求高、難度很大。

2、高校專項計劃僅面向邊遠、貧困、民族區域的農村學生;民族班、民族預科要求考生為少數民族;這兩種渠道對考生的戶籍屬性、所在地、民族狀況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不能適用於大多數考生。

3、藝術團和高水平運動員招生對於有藝術和體育特長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進入名校的不錯途徑。但是,這裡兩類學生畢業後的出路相對較窄。

4、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是特殊招生渠道中規模最大的兩種。全國共有90所經教育部批准的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其中77所面向全國招生,截止至2018年,另有四十多所高校進行綜合評價招生。這兩種特招渠道涵蓋了幾乎全部985院校和大部分211院校。


經過上面的介紹,其實大部分人可以選擇的只有自主招生與綜合評價,因為我們大部分人不是農村戶口、少數民族,也不走定向招生。那自主招生現狀如何?

近年來,全國每年平均有60萬學生提交了自主招生申請,約10萬人通過高校初審,最終相守降分的人數在3萬人左右。而且,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在儘可能擴大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的佔比,越來越多的學校在申請試點,從數據上看,自主招生已經成為除高考之外的第二大考。

在高考政策變化無常的今天,高校特殊招生這條路你必須要奮力一搏,並且一定要早準備早規劃。

你瞭解特殊招生嗎?高考特殊招生成為名校搶奪優等生的戰略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