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轎車還是SUV?

如果半年前有人這麼問,我相信大部分汽車業界人士,都會肯定的告訴你“是SUV”!但如果現在重新來看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會停下來想一想,然後加上一句“可能是SUV”。如果SUV能夠聽到的話,我想它們此刻的心情,應該就跟八九月份的天氣一樣,漸漸變涼了吧。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看到這裡,相信肯定會有人要問一句,曾經漲勢迅猛、無可匹敵、“刀怒斬雪翼雕”的中國SUV市場,到底是怎麼了?是啊,SUV到底怎麼了呢?

7月首現負增長

其實從今年年初開始,SUV增速放緩的形式已經有所預兆,這是大家都想像到的,畢竟再大的水缸都有放滿水的一天,在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SUV市場自然也很難獨善其身。不過真正讓業內人士驚訝的是,在今年7月份,SUV市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不得不說,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根據上圖數據不難看出,自今年1月份開始,中國SUV市場就一直呈下降趨勢,尤其從五月份開始進入銷售淡季的時候,中國SUV市場整體銷量只有767,792輛,同比僅增長3.9%,不但遠低於前幾年兩位數的增速,相比於同期乘用車市場,也有著不小的落差。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為肯定是多方面的,與廠商、消費者、市場等多方面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但無論是誰都不可否認的是,中國SUV市場已經進入了退潮期。可以為例的是,在今年7月份,SUV市場整體銷量僅為641,587輛,首次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爆發期後的陣痛

寫到這裡,就又回到了本文開頭所提出的問題,中國的SUV市場到底怎麼了?

其實也就象開頭所寫,SUV市場曾有過漲勢迅猛、無可匹敵、“刀怒斬雪翼雕”的瘋狂十年,從一個受眾寥寥的小眾市場,迅速膨脹到幾乎加冕桂冠的程度,一度可與轎車市場分庭抗禮。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那些飛速發展的自主品牌,從長安、吉利,到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甚至長城汽車曾一度以SUV橫掃國內車壇,幾乎就要壓過長安成為自主汽車的代表,登上一哥的寶座。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不過若以塞翁失馬的心態,來看待2018年上半年的SUV窘境,倒也不失為一種收穫。

首先,造成SUV市場遇冷的一大原因,不外乎是供求關係決定了市場。在今年1-7月份,乘用車市場共有194款新車上市,其中轎車69款,SUV113款,MPV13款,新款SUV層出不窮,老款車型換代乏力,當大量熟悉的面孔冗雜一盤,人們很快也就出現了審美疲勞。

據統計,在各自銷量市場排名前列的車型裡,轎車陣營迎來了大批量重磅車型的換代升級,包括大眾朗逸、寶來先後完成換代上市,新款帕薩特上市在即現款車型清倉銷售、第十代思域上市火爆,甚至新一代雅閣、新一代凱美瑞等車型的上市,也對SUV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而反觀SUV陣營,7月份銷量排名前十的車型中,也只有傳祺GS4剛剛完成中期改款,其餘車型皆有著一段不短時間的“銷售經驗”。兩相比較之下,轎車陣營自然輕鬆贏得增速競賽,讓企圖拾級而上的SUV陣營慘淡收場。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其次,這也跟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有關,在每一個車企口中,年輕化、運動化、時尚化都是品牌轉型的關鍵,就連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L這樣行政級轎車,都開始向年輕化轉變。當然,這同樣也是SUV廠商們一直強調的重點,小型SUV、緊湊級SUV市場也由此開啟了新一輪的競賽。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但不可否認,線條更加流暢,操控感、時尚感更加凸顯的轎車車型,似乎天生就比SUV更加佔有優勢,改裝一組們所追求的,也往往都是更加低趴的車身、更加寬體的設計、更加激情澎湃的駕駛感受……而這些,顯然也是轎車更加擅長的地方。

或許是個機會

當然,這對自主汽車來說,也未嘗不是個機會。

就像前文中所說的那樣,自主汽車靠著SUV的火爆終於有所崛起,自主品牌紛紛尋求向上突破,新車的售價也不斷攀向新的高峰,甚至出現了以WEY和領克這樣的品牌,直接叫板合資品牌的實力和底氣。但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是,時至今日,轎車市場依舊是自主品牌的短板,在今年7月份轎車銷量的榜單裡,吉利帝豪再次成為唯一殺進前十的自主車型。當然,或許人們都不會關注這些,畢竟在SUV火爆的遮羞布面前,轎車的弱勢已經無足輕重了。

中國的SUV市場怎麼了?

但人們或許忘了,只有潮退了,才能知道誰在裸泳。或許對於自主汽車來說,真的需要一次全面的洗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