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孩子学会走路,在宝妈看来,是人生具有里程碑的一件事情。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呵呵,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从此,宝宝会走路了!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着急,每天坚持练习,孩子会自然学会走路的。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1、学会走路之前先让孩子爬

孩子和孩子不同,有的十个多月就会走路了,他们往往会爬的时间也比较早一些。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听孩子奶奶聊天时说:“家里除了厨房,铺满了垫子,两个宝贝孙子让他们自由地在地上玩,很早就会爬了,大人也没怎么去教,自己慢慢就会扶着东西走,十个多月就自己走得很好了”。

孩子学会走路之前一定让孩子先会爬,让孩子俯卧,有的孩子可能因为胖乎乎的,趴着时抬不起身子,肚子挤着有点儿难受,自己哭闹不愿意爬。没关系,只要有这个意识,让孩子每天趴一会儿,哪天不经意间,孩子就会给你一个惊喜,不知不觉地会爬了。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2、学会爬之后先让孩子扶着东西独自站立

学会爬之后,可以让孩子扶住一个比较固定的物体,练习从蹲着到慢慢地站立片刻。此时,宝宝腿部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站着能支撑住整个身体,为学会走路做准备。

孩子学会独自站立后,每天练一会儿,但不能累着。尤其是有点儿胖的小娃娃,循序渐进地练习,不要着急。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3、让孩子扶着东西自己走路

孩子会独立站之后,大人可以扶着他们沿着沙发、床边走路,慢慢地孩子就会挣脱你的双手,喜欢自己沿着沙发、床等一圈圈地走路,看见你在后面,孩子还喜欢逗你玩儿似的,快速地走向另一边。扶着走路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也会咣当坐在地上,大人可若无其事,孩子会很快站起来。

从孩子喜欢沿着沙发、床边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得时间长一点儿,在不会自己独立走路之前,家长可以在孩子后面系个学步带,让孩子摆脱总想扶着东西走的依赖,当身体稍微往前趴的时候,大人拽住学步带,避免摔倒。能自己独立往前迈步时就尽量松开学步带,让他自然而然地学会走路。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慢慢地,孩子能独自走路了,这时大人要跟着孩子后面做好保护,孩子学会独自走路期间要倍加呵护这种勇气,别受到打击。一旦摔疼了,可能就会有一段时间不太敢尝试走路了。

如果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有摔倒之后喜欢自己拍拍土,爬起来的体验,那么在学走路时,如果摔倒,也不会显得惊慌失措。

4、学走路尽量不要使用学步车

注意孩子学走路尽量不要使用学步车,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步车里省事,不怕磕着碰着,看着孩子在学步车里呼哧呼哧地往前跑,还觉得挺有趣。其实孩子在学步车里的状态不是真正地走路, 学步车里的宝宝身体主要依靠坐垫支撑,走路的时候主要使用足尖滑动,对孩子的足部发育和走路姿态都会受到影响。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只脚向外撇,两只脚走路姿势不一。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孩子跟孩子不同,咱家宝宝可能会走得时间晚一点儿,可能跟身体胖瘦、个人体质有关系,家长不用着急,只要遵循爬、站、走的顺序,每天多练练,家长给在每个阶段给予孩子充分的保护,孩子的平衡力越来越强,自然而然就会学会自己走路的。

宝宝学走路时,父母注意这几点,走得更稳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