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仙術?養生祕笈?別鬧了,《道德經》就是一碗高級雞湯!

《老子》又叫《道德經》,因為全書大約5000餘字所以又稱《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李耳的著作。現行《道德經》多是三國時期哲學家王弼校注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上下兩篇。據說老子本來無意留文字、著述於後世,但在騎牛出函谷關時,在函谷關令尹喜的一再請求之下,寫下了這五千字。

修真仙術?養生秘笈?別鬧了,《道德經》就是一碗高級雞湯!

心靈雞湯

老子曾經是周王朝“守藏室之官”,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因此老子一生所學龐雜,所以雖然《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能被人解讀千年,其中還不乏學究天人有著不凡建樹的大家。他們有人從《道德經》中讀出兵法,有人從《道德經》讀出哲學,有人從《道德經》中讀出治國安民之道,凡此種種,不一而出。但《道德經》仍舊是《道德經》,五千言裡包羅萬象。

於凡俗、宗教而言,《道德經》還被解讀為一本修真悟道的仙術或者安身養生的秘笈。但萌叔近來讀了大半,卻讀出一股濃濃的雞湯味。當然和市面上常見那種大多數已經酸爛的臭不可聞的過期雞湯不同的是,《道德經》實在是一本高級雞湯,有著雞湯本該有著的滋補療效。

當然,我覺得《道德經》也不是大家通常所理解的那種教你“清淨”、“無為”,面對現實啥也不幹坐觀其成的那中以毒攻毒的毒雞湯。

相反我倒覺得讀到目前為止3000多言,老子其實都在鼓勵人們有所作為,只不過不是用我們常見的尋常手段而已。要知道老子自己可就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他真的會像當時眾多當權者那樣妄圖以壟斷教育資源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權威地位嗎?再說了《道德經》這樣記述文字的著述,顯然不是面向教育資源匱乏、連字都不識幾個的平民的,而老子又真得覺得彼時《道德經》那些真正的受眾——壟斷著教育資源的貴族們又真的都是酒囊飯袋,會被自己短短五千言的雄辯所忽悠嗎?顯然不是。所以《道德經》又怎麼會是一篇只是教人“清淨”、“無為”、“絕聖棄智”,教人怎麼喪的毒雞湯呢?

“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真得不可被論述嗎?那是不是書古往今來各大家對《道德經》的註解都是廢話?甚至老子的《五千文》也都是無稽之談,是糊弄函谷關令尹喜的產物?所謂“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真得是叫人什麼都不幹,靜觀其成嗎?

修真仙術?養生秘笈?別鬧了,《道德經》就是一碗高級雞湯!

老子騎牛出函谷關

見過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來忽悠那些貴族的,所以不適合當下包括你我在內的大多數凡夫俗子去讀,否則無異於“汝之蜜糖,我之砒霜”。也有人說《道德經》是指月之指,它的目的不是讓你困在《道德經》營造的玄之又玄的境界裡,是為了告訴你“道”在那裡,所以不要執著於文本本身,很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

萌叔學識有限,又憊懶之至,所以至今未能連貫《道德經》全篇,也只從中讀出點雞湯。所以接下來將以王弼校注的版本為主,按章節寫寫我在每一章裡品出的一點新鮮的雞湯味與大家分享。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下關注,也歡迎同好、前輩留言糾正、討論。

修真仙術?養生秘笈?別鬧了,《道德經》就是一碗高級雞湯!

我是分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