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霞浦筑梨花草堂林嵩的那点事

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飞),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时期,大概是公元848年,在太姥山结草庐,刻苦自学,这是自杜甫的杜甫草堂之后,又一个颇有名声的草堂,只不过是在福建境内。

宁德霞浦筑梨花草堂林嵩的那点事

当时的试题叫《王者之道如龙首赋》,凭借此,一举登第,名满京师,是闽东地区第二个最享有盛名的“掇巍科”者。由于林嵩为今霞浦县品学兼优、德高望重的第一位进士,从宋代开始,即被树为后学学习的典范,在历代学宫的乡贤祠中均首享祭祀,并在《大清一统志》及省、州、府、县等方志的《文苑》或《宦绩》、《宦哲》以及民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立有专传。

宁德霞浦筑梨花草堂林嵩的那点事

当时的林嵩登第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父老。第二年就回到故乡,并且带头呼吁将赴考剩余的盘缠集结起来,修筑其读书时曾目睹“河流湍急,一雨成灾”的蓝溪桥。林嵩为人颇有些不羁,公元881年,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帝都长安,林嵩出身农民,深知农民疾苦,不愿与起义军正面对抗,就直接辞官回到了故乡,隐居在今太姥山中。

宁德霞浦筑梨花草堂林嵩的那点事

这时唐朝已到晚期,再怎么贤明的人来都是无力回天,宦官专权,军阀割据,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林嵩激流勇退,提前回老家颐养天年。回老家之后,主要工作是整理旧籍,后迁梨溪畔(今霞浦县牙城镇龙亭村麓的杨家溪风景区范围内),种梨树、筑草堂,取名“梨花草堂”。

宁德霞浦筑梨花草堂林嵩的那点事

(至民国时,梨树虽已稀少,但民国《霞浦县志·名胜志》仍称其:“上有飞瀑,下有梨溪,风景甚佳”。)晚年的林嵩就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堪比陶渊明,但是颇为可惜的是,他的诗作在没办法避免后来的五代十国的硝烟战火,世事变迁,终究基本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