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財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為什麼這麼說?

成年人90%的煩惱,其實都跟錢有關。即使當下跟錢沒關係,大部分也是由錢衍生出來的。這一點,成年人很容易理解,但孩子很難理解。

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我們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跟孩子去談過錢這個話題,更不要說是系統的財商教育。

我們的金融產品已經從過去僅僅是銀行理財到今天如此多的品類,未來的商業社會一定比今天更高端、更復雜。20年後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財商教育,那就相當於今天的孩子不會讀書、寫字,不會運用互聯網。

所以,財商教育是一個必然趨勢。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01星星之火,即將燎原

其實,全世界的國家都已經在財商教育。很多人都說中國無論是經濟、商業模式,還是教育,走的都是國外的老路。那我們可以來看看國外的財商教育現在都是什麼狀況。

美國:在美國,孩子從三歲開始就會有“幸福人生”計劃。2009年,哥倫比亞大學研發了一套青少年的財商教育,美國的財商教育開始大面積普及。目前,美國有50個州在進行財商教育的推廣。

英國:大概在2007年的時候,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就已經開始去推動財商教育。時至今日,理財和儲蓄等課程均已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裡,跟其他科目一樣需要通過考試。

日本:日本的財商教育趣味性更強。東京的證券交易所編寫了一套“股票學習”遊戲,現已被上千所學校採用。日本政府和企業共同打造的“學生城”,可讓孩子擁有各種體驗。今天可以扮營業員,明天可以當銀行櫃員……讓孩子真實地去感受現實社會的交換。

不管美國還是英國,基本上都是在2009年左右開始進行全方位的財商教育普及。為什麼?2008年,美國發生了非常嚴重的金融危機,這次危機讓我們認識到,財商教育的缺失對下一代,甚至對我們成年人的影響有多重要。

近幾年,中國的財商教育在富裕階層可謂是“星星之火”,重視態度非常高,大有要燎原之態。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財商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誤區。

大部分人想到財商教育,第一個反應就是理財。然而,財商教育並不等於理財。雖然整個財商教育都是圍繞錢進行的,但是財商教育絕不僅僅只是錢那點兒事。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02船越造越大,卻忘了過河

想要理解財商教育,首先要先理解財商。財商到底是什麼?財商,其實是我們認識、創造、管理財富的能力。

認識,就是金錢觀,你要知道錢的價值是什麼;創造,首先是要了解錢的規律,才有可能去創造錢;還有,就是要學會管理財富。

簡而言之,財商包含了三個方面:賺錢、花錢、管錢。三個維度,三個角度。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財商教育不僅是學習如何賺錢,更重要的是學習跟錢打交道的心。我們跟錢之間的關係一定是駕馭與反駕馭的關係,到底是你駕馭了金錢還是金錢駕馭了你?

駕馭金錢,也需要從兩個維度去考慮。

第一,我們要了解金錢的規律,知道怎麼去賺錢。第二,等我們賺到錢以後,要知道如何去讓錢為我們服務。

在我們目前的社會中,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被錢駕馭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拼命地賺錢,卻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如果把錢看做我們人生渡河的工具,我們身邊真的是存在非常多的人,一輩子把船越造越大,卻壓根忘記了自己要過河。我們不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也會是這樣的狀況。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03觀念、知識與行為

財商教育可以被劃分為三個維度。

第一維度:財商品德【觀念篇】

要進行財商教育,首先要讓孩子瞭解錢到底是什麼。

這個社會為什麼需要錢?它給我們整體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跟人、跟錢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錢跟錢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當人跟錢發生矛盾,或者我們因為錢跟他人發生矛盾時,應該怎樣解決?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來幫助孩子梳理的。

第二維度:財商素養【知識篇】

財商素養包含了經濟學的內容、理財的內容,也包含了我們人類賺錢的體系,比如人的晉升過程,人生的四個象限(人賺錢、錢賺錢、有人幫你賺錢、時間給你賺錢)等等的一系列的內容。

第三維度:財商主觀【行為篇】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聽了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因為沒有落地實踐,從知識觀念到最後的行為,一定是反覆實踐的過程,而這恰恰是很多孩子都缺少的一部分。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04從“知道”到“做到”

有些家長會問,既然財商教育包含三個維度,那到底哪個更重要?其實,這三個維度是相輔相成的,很難去區分,但它們之間還是有一個順序的。

財商教育首先要有一個認知的突破,一個人一生的格局如何或成就多大,取決於你的認知在哪裡。你的認知在那裡,那裡就是你的天花板。

舉個例子,如果你不瞭解財商或者不認可財商教育的重要性,就不會想要去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如果中信不認可財商教育,他們根本不會引進《藍籌孩子》這本書。

從“知道”到“做到”是一個漫長、反覆的過程,需要知識跟行為不斷交接、反覆試錯的過程。

比如,你今天已經知道了財商教育很重要,你要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你就會把自己在《藍籌孩子》中學到的知識,落地實踐到孩子的能力上去。

將知識跟技能內化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平時需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財商觀念,傳遞給他一些財商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零花錢,讓他去實踐。

大部分家長能夠做到前面兩步。每個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邏輯,我們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實踐的部分,也只能由家長來做,因為即便專業人士告訴了你要如何給孩子零花錢,如何去制定零花錢制度,最終還是家長去實踐。

只有觀念的部分,家長可以選擇藉助專業的力量,而且,很多家長也必須要藉助專業的力量。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成年人90%的煩惱,都跟錢有關

05專業的力量

在日常的財商行為引導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做一件事情,就是當孩子的零花錢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帶孩子去銀行開一個賬戶,讓他有自己的存摺,引導他去做儲蓄。大部分的家長做到這裡,財商教育的動作就已經完成了。

但如果你看過《藍籌孩子》,你會告訴他銀行是怎麼運作的,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它們為什麼會給我們利息,利息的本質是什麼。

很多家長會說:“我不存銀行,我給孩子存餘額寶”。其實這樣的方式比銀行更好,因為孩子能每天看到自己的錢,今天賺了三元,明天賺了五元,有很強的激勵作用。但如果只是做到了這一步,這樣的財商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是我,我會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選擇餘額寶裡,餘額寶的底層資產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一些P2P的產品收益比它高很多我卻不選擇?我會做這樣的對比。

很多家長會說:“我孩子還那麼小,說這些東西他也記不住。” 知識就像一顆種子,它會埋在孩子心裡,等到某一天陽光雨露環境適合的時候自然生長出來。

舉個例子,孩子要去讀大學,媽媽把一個學期的費用一次性給了他。他肯定不可能把現金放在身上,最終要選擇出口的方式。是存銀行,存餘額寶,還是買P2P?這個時候,他可能就會記起之前家長說過的話,會去查資料。

作為家長,如果我們不是金融從業人士,我們可能是跟孩子同步學習金融知識,你的理解跟他的理解可能就比較雷同、接近,所以我們可能還是需要其他的營養。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兩本財商教育的書籍《小狗小錢錢》和《富爸爸窮爸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