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心心念念的大零售是啥?目前該如何去發展

一、正確認識大零售

大零售轉型是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熱門話題之一。而大零售“大”在哪裡?筆者總結了以下五個方面:

需求大:單筆零售業務雖然金額小,但對於急需得到融資資金的人群來說,點滴支持也能解決其燃眉之急。

群體大:過去“二八定律”印證著“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但大零售業務針對的是大眾群體,不僅僅包含那20%的人,:更包含剩餘80%的人,群體覆蓋面十分龐大。份額大:需求大和群體大,決定了大零售業務市場份額大。堅持大零售業務模式的企業能夠獲得穩定、大量的成長資源,有助於促進業績長足增長。

潛力大:隨著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重越來越大,依靠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建立起來的消費力,使得大零售業務極具發展潛力。

發展空間大:發展大零售業務可實現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的有機統一。產業轉型、產能優化和消費轉型等系列變化,決定了零售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常青樹業務,普惠金融基礎上的大零售業務,是未來商業銀行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眾多金融機構打造“百年老店”的重要課題。

馬雲心心念唸的大零售是啥?目前該如何去發展

二、發展大零售信貸的三大利好

(一)信用體系進一步健全。

目前,個人徵信數據更詳實、信用資料更完整、處理分析技術更先進、對防止失信的執行力度更到位、失信成本更高,惡意拖欠情況已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5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明確指出“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黨和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更加彰顯了國家健全信用體系的決心和行動,使得公眾對信用日益關注,還款意願提升,小額免抵押貸款風險更具有可控性,對於農合機構發展大零售信貸是利好。

馬雲心心念唸的大零售是啥?目前該如何去發展

(二)誠信意識進一步普及。

近年來,國家在不斷完善信用制

度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把誠信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流媒體通過道德譴責、輿論曝光等方式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逐步形成全社會守護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誠信風氣的持續改善,為發展大零售信貸帶來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消費水平進一步提升。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向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市場前景樂觀,居民消費需求和消費信心持續增強,為大零售帶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馬雲心心念唸的大零售是啥?目前該如何去發展

三、當前發展大零售信貸的困境

(一)網貸擾亂信貸市場。

截至2017年末,中國網民數量達7.72億人,手機網民達7.53億人,其中中青年網民佔比近九成。部分通過手機網絡辦理貸款業務的形成機構信貸服務對象高度重疊。依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為基礎發展互聯網微貨幾乎零成本,且客戶隨時隨地可進行線上辦理,方便快捷,這使得網上微貨對比金融機構信貸業務具有強大的優勢。

(二)同業競爭日趨激烈。

各商業銀行在大零售轉型方面先行一步,且近年來由於受到互聯網務,在廣大農村地區以農業銀行社區儲銀行尤為激進,深耕在大零售市場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形勢。

馬雲心心念唸的大零售是啥?目前該如何去發展

四、拔準優勢,行穩致遠發展大學售信貸

(一)撥準市場定位,深度挖掘當地市場。

隨著經濟回暖,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寬鬆。在新時代為實體經濟提供精準服務,大力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做到精準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機構需做到“深調研”,為民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加速優化零售佈局。打造小而優的零售模式。

金融機構要把“重資產”變“輕資產”,及時優化佈局,把小、精、美的零售網點撒落|――在城鄉人群密集區域。開展錯位競爭、致力於為城鄉居民、中小微企業提供普惠、便民、高效服務,做優做強小微信貸。

(三)打造客戶經理團隊,全面提升信貸能力。

按照信貸能力“放得出,能力好。收得回,出效益”的標準,組建專業高素質的各戶經理團隊,堅持持證上崗;二是加強激勵考核,健全制度,健全和發展客戶經理制,從制度執、行管理上實現精細化、標準化、規範化,根據標準制定的定價、計價和客戶經理的能力等級,確保客戶經理在權限內與客戶開展深入的業務洽談。真正落實“以客戶為中心”。成為客戶信賴的貼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