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山县文艺界人的心中,盛开着一朵常开不败的“百合花”,这就是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文学艺术刊物《百合花》。这本刊物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办办停停,延续不息。如今,这本寄托了平山文艺界无数记忆与梦想的刊物正式复刊了。
沉寂多年的《百合花》复刊了。
她像一株经风历雨的百合重新挺起茎萼,展示了文化生命力的顽强与绵久,昭示了县委政府振兴文化事业的信念与决心。
《百合花》曾是平山唯一的文艺刊物,平山文艺界对她的兴起与落寞记忆犹新。她是众人心血浇灌出的鲜活的文艺之花,回忆起她的过去,让人百感交集,心潮难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朝气蓬勃的文学青年以《百合花》为阵地,呕心沥血、笔耕不辍,那些产自家乡的文艺作品,如一场场及时的春雨,带着鲜花和泥土的芬芳吸引着大众、润泽着桑梓,为平山大地持续输入着强大的正能量。
不久的从前,我们还没有电脑,甚至打印机,《百合花》有过手工刻板油印的艰苦经历。作者们写作投稿也完全是手工誊写。无论办刊者还是作者群体,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精神品格,让我们铭刻于心,终身难忘。
我们也必须看到,正是这块小小阵地的存在,正是一群青年人对美好梦想的执着追求,《百合花》也成为了我县一个人才成长的摇篮。一大批“文学青年”由《百合花》起步,磨练了笔力、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向着理想大步迈进,实现了命运的华丽转身,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百合花》是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她的兴衰折射出人们在一个时期价值取向的扭曲与回归,一县如此,一国亦如此。好在国人的觉醒不晚,正道的回归也不迟。我们终于认识到“全面小康”的肌体不能只靠鱼肉维系,离开精神食粮的滋养,我们终将是亚健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的实现,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文化的强大是我国综合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这是党中央战略目光透视下得出的清晰结论。
文化的觉醒也有其不可抗拒的自发力量。我们欣喜的看到,平山不仅是令人美慕的政治大县,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县。长期以来,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不忘初心,各种文化社团群贤毕集、兵强马壮,活跃在不同的平台和渠道。这其间既有人过中年的老一辈文学青年,也有小谢清发的青年才俊!平山文化讲步的求索从未停止,这种薪火相传的局面弥足珍贵。
《百合花》复刊了,她定会像一只小蜜蜂,去呼唤百花灿烂的春天。
百合花
主编寄语
閱讀更多 中山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