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的網紅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山村位於廣西與湖南交界處,早在秦漢時期就是從中原進入嶺南的入口要衝。瀟賀古道穿村而過,是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條重要通道。

得交通之便,岔山村一度是頗有名氣的貿易村,古道兩旁店鋪林立,“長盛”“元吉”等老字號至今依稀可辨。

“以前,周圍的人都到我們這裡來"趕鬧子"(方言,意為趕集),熱鬧得很。”開米豆腐店的村民何興有說。

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岔山梭子粑粑成了網紅,這是讓生活在這座偏遠瑤漢古村落的居民始料不及的。

富川金牌小吃 ,小小的一個粉團卻蘊含賀州群眾大智慧!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岔山梭子粑粑

尋找美食:時下網紅—梭子粑粑

地點: 富川瑤族自治縣 朝東鎮 岔山村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一個歷史悠久的瑤漢古老村寨——岔山村

斑駁的古道上,

彷彿還能聽到千年瀟賀古道上傳來的嘀嗒馬蹄聲,

千年古村,或青磚素瓦,古樸厚拙;

或飛簷翹角,雄偉壯觀;

抑或雕花精緻,高貴典雅;

雖經歷風雨,歲月仍清晰可辨。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村邊潺潺的流水承載著往昔商賈和驛站的風雨滄桑,

古道邊上古老的酒坊、風雨橋和油茶館,

似乎在訴說著千年的古韻。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漫步在穿村而過的古道里

一股濃郁的油茶香味和梭子粑粑的餡香味撲鼻而來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做梭子粑粑的八仙居,是一家有著百年曆史的古宅

八仙居因照壁上方雕有栩栩如生的八仙過海塑像而得名,屬典型的明清建築。據說,這裡以前是教書育人的私塾,出秀才頗多。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八仙過海雕塑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房子的主人楊如軍把古宅簡單修葺裝飾後

專給過往遊客提供油茶和梭子粑粑。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十大金牌小吃——岔山梭子粑粑

自2016年岔山村的梭子粑粑奪得了賀州十大金牌小吃的榮譽後,它成為了新的“網紅”小吃,也是岔山村最受遊客歡迎的特色的美食之一。

岔山梭子粑粑

分紫、黃、白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岔山的三大姓氏,寓意三大姓氏之間團結進取。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梭子粑粑

皮細膩滑口,可甜可鹹、可包芝麻花生粉,

也可包肉沫、豆角、胡蘿蔔等

老少皆宜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梭子粑粑因形狀像梭子故而得名。早年岔山的瑤族女子勤能手巧,閒事,手中的梭子不停地在織布機織布。自己織布做衣服、做被單。於是村裡人在做餈粑時也做成這種梭子形狀。一是紀念流逝的手工織布工藝;二是感激母親織布做衣的恩情。這種帶著寓意的美食,不僅有藝術感,而且味道很特別。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製作岔山梭子粑粑

岔山梭子粑粑之所以這麼出名

其主要原因是融入了岔山村當地的特色食材

南瓜和紫薯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梭子粑粑做法很講究。用本地產的上好糯米浸泡打粉備用。紫薯削皮,這種紫薯是本地產的,細膩甜滑,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富含硒元素和藥用價值高的花青素,還含磷、鐵等多種礦物元素。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梭子粑粑有白紫黃3種顏色。不僅品相好,色澤也誘人。

白色為糯米原色。

黃色南瓜,內含維生素和果膠,具有降血糖、排毒養顏的功效,是尋常百姓日常食用的瓜菜之一。

紫色紫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除了具備普通紅薯的營養成分外,還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

詳細製作方法:

1、南瓜、紫薯切片煮爛,趁熱和糯米粉猜好團,捏成一個個的小餈粑,煮熟煮透。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2、煮熟的粉團放入石槽中,用棒槌舂爛,即可做為梭子粑粑的外皮。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舂梭子粑粑皮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3、梭子粑粑的餡料做法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甜味餡料主要為黑芝麻、白糖和花生粉。

鹹味餡料主要是炒熟的豆角、胡蘿蔔、五花肉等。

4、從舂好的粉團中截取雞蛋大小的粉團,捏成薄餅狀,攤在掌心,舀上一勺釀心,包裹起來,成梭子模樣。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飲食小吃,而富川岔山村的梭子粑粑正是這種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生動體現,岔山村的群眾把粑粑做成梭子的形狀,也表達了對慈母織衣的感恩之情,也是岔山人民對傳統習俗的繼承和發揚。

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富川的网红小吃,岔山梭子粑粑,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