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韓國高一萬:進口抗癌藥,售價爲何那麼高?

李克強總理最近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要求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這個問題,總理已經敦促過多次了。

那麼就有人問:進口的抗癌藥的售價,到底為何那麼高?

中國比韓國高一萬:進口抗癌藥,售價為何那麼高?

這裡,且以格列衛和易瑞沙為例,作一些分析探討。

格列衛,又叫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是一種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救命藥,也能治療不能切除和或發生轉移的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格列衛治療白血病患者,有人用上海話來解釋,叫做“格粒藥能保衛白血病癌患者的性命”。

格列衛是由瑞士一家名叫諾華製藥公司生產的。不過,經瑞士諾華公司和世界各國“共濟會團體”的商量,格列衛在各國的售價是大不相同的。格列衛在中國內地每盒的售價為23000—25800元,而在中國香港售價每盒合人民幣17000—19000元,格列衛在日本也屬於價格較為昂貴的抗癌藥物,每盒售價約合16440元人民幣,但在美國售價約合人民幣13600元。澳大利亞的主流藥店也出售由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因該藥屬於處方藥,因此售價每盒約合人民幣10616元。韓國是格列衛售價最低的國家,每盒的零售價為9720元。

可見,在世界各國出售的瑞士諾華格列衛中,中國的售價最高,每盒比韓國高出1萬多元。一粒格列衛和一粒阿司匹林相比,是阿司匹林價格的1600倍。

另一種治療肺癌的特效藥易瑞沙,售價也有類似情況。80歲以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或者肺癌轉移的病人,都有可能服用易瑞沙。但吃藥之前,先要做一個基因測試,看看患者的基因是否適合,大約有51.4%的亞裔晚期肺腺癌患者能服易瑞沙。這樣,它就能為他們帶來新的生命曙光。在治療一月後,大多數患者的腫瘤會變小,小部分患者在治療後四個月後病情也可以緩解。易瑞沙幫助他們的中位生存期從原來的一年左右,一下提高到兩年半至三年。

易瑞沙的生產技術、工藝和銷售都被英國拜耳公司所壟斷。易瑞沙在各國的售價也各不相同。英國生產的易瑞沙16500元人民幣一盒,美國銷售價格是3000人民幣一盒,而印度版的易瑞沙只有200元人民幣一盒。有的肺癌病人說,這簡直是燒鈔票來買壽命。這話可一點不假。

格列衛、易瑞沙的售價為何那麼高?瑞士和英國製藥公司的老闆回答說,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這是專利。啥叫專利?就是發明和生產格列衛的科研機構和公司付出的本錢,要通過銷售收回成本。我你要吃我的藥,你就要出大價錢來買。

外國公司老闆又說,一款抗癌藥,臨床實驗費用達十幾億美元,格列衛、易瑞沙是屬於專利產品,在專利到期之前,其藥品的價格是處於壟斷地位的。諾華製藥公司、英國拜耳公司和各國的經銷商們在癌症患者面前,體現了一種“共濟會的團結”。根據各國的不同的市場需求,共同分割高額的利潤,制訂了不同的銷售價格。

其實,格列衛和易瑞沙的研發成本,並沒有他們所說的10億美元那麼高昂。據悉,藥物的真正研發成本平均在1億美元之下。開始,諾華製藥公司對格列衛並沒有顯示出巨大的熱情,直到格列衛的發明者Druke博士做了一期臨床試驗,反應率為100%。諾華公司才亢奮起來,他們發現了一棵搖錢樹。而Druke博士本人,並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好處。

看來,藥物價格並不由其研發成本所決定。相反,是由它們在治療疾病中的價值決定的,是按照物以稀為貴的原則來決定的。你求之不得,我就是這個價錢,買不買,聽便。諾華公司和英國拜耳公司發現了這兩種藥可以賺大錢,以高於價值的許多倍的價格出售藥品,因此大發其財。

中國比韓國高一萬:進口抗癌藥,售價為何那麼高?

實際上,格列衛、易瑞沙問世多年以來,其研發成本已數十倍地收回了,製藥公司已賺得滿盆滿缽。儘管韓國的格列衛的售價是全世界最低的,但韓國市民團體依然不斷呼籲諾華公司下調藥價:“格列衛價格被認定為高於正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健康保險的裁定,所以必須下調。”但是,高額利潤這隻老虎放出籠子之後,是很難把它收回去的。製藥公司不是人道主義機構,不是慈善機關,唯利是圖是其本性。在專利到期和仿製品出來之前,要想請這些外國藥商大發慈悲,似不大可能。

馬克思認為,需求決定市場價格。他指出:“說到供給和需求,那末供給等於某種商品的賣者或者生產者的總和,需求等於同一種商品的買者或消費者(包括個人消費和生產消費)的總和。而且,這兩種總和是作為兩個統一體,兩半個集合力量來互相發生作用的。”他還指出:“同一商品在不同時期有兩個不同的‘自然價格’時,供求在每個場合都能夠互相一致,並且必須互相一致,以便商品在兩個場合都按照它的‘自然價格’出手。”馬克思似乎洞察了今天諾華公司和英國拜耳公司的情況,在自然價格四字上打上了引號。

抗癌藥目前是需求大於供給。近十幾年來,白血病和肺癌在各國的發病率不斷提升,中國也是如此。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高達60萬,相當於幾乎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肺癌。現在,肺癌已成為中國第一癌症死因。這樣一來,對易瑞沙的需求量激增,許多病人賣掉了房子來賣藥。

這對英國拜爾公司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中國肺癌患者的市場需求是無比廣闊的,西方的製藥公司於是奇貨可居,壟斷價格,居高不下,是一點也不足為奇的事。

那麼,格列衛和易瑞沙的超額利潤是從哪裡來的?馬克思又告訴我們:“超額利潤還能在下列情況下產生除了出來:某些生產部門不把它們的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從而不把它們的利潤化為平均利潤。” 需求增加,供不應求,造成價格虛高;但是,價格虛高,許多肺癌患者吃不起易瑞沙,只好等待死神的到來。而只要公司“不把它們的利潤化為平均利潤”,結果就獲得了巨大的超額利潤。

那麼,為什麼同樣一種藥品,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按照不同的價格出售?

這典型地說明:這些進口藥的銷售價格的彈性空間很大,“虛偽的兄弟”們之間有很大的討價還價的餘地。除上述專利的因素外,各國的售價不一,格列衛在美國的銷售價格比中國便宜接近一半,說明還有種種非專利因素在內。據猜測,中間一定有“第三者”插手。

病人的求生慾望與求治要求,使癌症病人成為某些人手裡的一塊“唐僧肉”。關稅、中間商,還有醫院和醫生,都乘機向病人咬一口。比如,中國進口藥品都有一個進口關稅,關稅一般為5-8個百分點,藥品銷售如果進入醫院,還要加上15個百分點。醫院靠賣藥賺錢,兩者相加,佔了定價的四分之一以上。大家都來咬一口,使痛苦不堪的癌症患者雪上加霜。

在英、日等國,藥品賣得雖貴,但他們有政府出錢補貼,私人保險、政府救助、老百姓醫保……在多重分擔之後,最後才是民眾自掏部分。現在我國凸顯的問題是:救命“貴藥”大多淪為自費藥範疇,只能百姓自掏腰包。因此,在藥品的國際壟斷價格沒有打破前,我們能不能想點辦法,出臺相關的政策,如大幅度降低關稅、大幅度降低經銷商和醫院的盈利,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的成本,或者允許這些藥的費用納入醫保,讓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吃得起這些藥,延長和挽救他們的生命。——好在,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的新政,已經開始實施了。

我們還要看到,專利到期是藥企面臨的另一項挑戰,典型案例是世界最暢銷藥物立普妥。它在美國專利權到期之後,廉價的代替品隨處可見。數據顯示,一般一個藥物的專利保護期結束,該藥為公司帶來的銷售收入將暴跌至20%以下。因此,在專利權到期之前,我們要設法打破國際的壟斷,趕緊把國產抗癌藥研發出來,療效可靠,價格親民。

據悉,格列衛在中國的專利申請日期為1993年4月2日,中國的法律規定專利期20年期滿。這意味著,國內的仿製藥企在2013年4月1日過後,就可以合法生產格列衛了。有消息說,治療肺癌的抗癌藥,我國貝達藥業的凱美納現已投入臨床,成為繼美、英之後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靶向抗癌藥的第三個國家,藥學和醫學界院士專家們評價凱美納比同類進口藥“藥效和安全性更好,價格更低”。

2013年後,中國國內正大天晴和豪森藥業的仿製藥上市。但是,正大天晴的格列衛定價4200元一盒,豪森製藥的格列衛定價3800元一盒,價格仍遠高於印度每盒200元的格列衛。這說明我國現有的單獨定價權,對已過專利期的藥品定價機制不合理,應當設法把它們的藥價大幅度地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