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道德吃降壓藥了

金華好人小滕扶老人被訛事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事發現場不明真相的旁觀者信口誣賴,老人裝聾作啞,即使在交警調取了監控,證實了小滕的清白後,老人一家也沒來解釋,更別提感激了。滿是委屈和憤怒的小滕起訴至法院,要求對方公開道歉,並索賠1元精神損害撫慰金。法官認為此事是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一系列誤解和糾紛,調節了四個多小時,雙方握手言和了。中國的老好人歷來很多,他們自以為有德行,有威望,到處勸他人化干戈為玉帛,孔子說得好,"鄉愿,德之賊也"。法官秉法斷案,自然無可厚非,然而這種做法無疑是對道德的反叛。受人之恩,不思圖報,反而昧著良心訛人錢財,壞人名聲,結果呢,大搖大擺地走出法院。

事情剛過去不久,又一出醜戲在蕪湖市三山區上演。同樣是小夥熱心幫忙,同樣是老人張口就訛,同樣是監控證明了清白,同樣是清白了也要訛你,就在警察面前訛你。有的人會說,這些是極端案例,壞良心的老人只是極少數,這話本來就糊塗,現在說的就是這些極端和極少數,拿好人來給壞人遮醜,拿多數的善來回避少數的惡,如此居心堪稱惡毒,比鄉愿更可恨。極端案例只是三兩件嗎,不是吧?這些年屢屢曝光的,還有那些悄然發生的,想想都覺得可怕——只有你親眼見過,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體會。壞老人真的少到難得一見的地步了嗎?真的到了特權見者有份的程度了嗎?

捫心自問,遇到老人摔倒,你敢扶嗎?你會扶嗎?道德像是掉進了機油桶裡,全身厚厚的一層,嘴被堵了,手腳也使不上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到了老年,看慣了風雲,看淡了人生,沒了功利之爭,沒了慾望之擾,沒了筋骨之能,沒了陰戾之氣,年齡越大越重感情,生命越短性格越平和。老人本該是道德的定海神針,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兒孫們可以偎依膝下,聆聽教訓,和樂養德。相反,一個壞了良心的老人是多麼地令人厭惡!橫衝直撞了一輩子,糊里糊塗了一輩子,道德不能令他清醒,死亡終不會給他一絲榮耀——也算是夠可憐的了。

跟扶人被訛比翼齊飛的是碰瓷。為了錢,不折手段,及其無恥,直接用頭撞,騎車往上貼,開車故意製造事故,手提箱裡裝破瓷器,甚至有人自斷掌骨,設局訛人。古代的動亂社會小老百姓害怕路上遇到強盜,如今要是遭遇了碰瓷的,麻煩會更多,損失會更大。還有最近屢屢上演的佔座事件,一次次地刷新人們的認知,道德真的患病了,高血壓,不是大病,但長期不治,就有可能會導致腦血栓,甚至猝死。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步增強,然而法律不可能盡善盡美,於是就有人開始找漏洞,轉空子。老人跌倒了不敢扶,想扶最好先拍照留證,好人都不敢做好事了,不願做好事了,道德的明天和希望在哪裡?訛人就敢如此光明正大,就敢如此肆無忌憚!魯迅一生在批判民族劣根性,麻木的看客,嗜血的閒客……起碼那個時代受了別人幫助的老人不至於訛人吧?訛詐別人的代價不至於幾乎為零吧?該給道德吃降壓藥了。世間諸事,想做總有很多辦法,不做總有諸多理由。依法而行,仰德以生,借法律之手保護道德,賴道德之澤滋養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