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国庆期间,东阳乡村振兴工作引起《浙江日报》关注,在10月5号头版 和10月7日要闻版中,共有两篇相关文章得到报道。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村村“风景”大不同

东阳各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两个房间,已帮您预留好了……”国庆假期,东阳市横店镇官桥村浩缘民宿生意相当火爆。民宿老板胡金龙说,这要归功于村里规划建设了一条别具韵味的古街,吸引了不少影视剧来此拍摄外景。人气旺了,自然带动了民宿产业发展。官桥村的20多家民宿和16家农家乐,每到节假日生意就好得出奇。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今年以来,东阳掀起乡村振兴大比武热潮,深入推进影视、红木、建筑等特色产业植入,通过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热情,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目前,东阳首批11个产业特色精品村的160多个产业植入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投资总额达1.65亿元。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既无山水之奇,也无资源之胜,横店镇把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瞄向了当地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官桥村是横店第一大村,曾经以农业种植和来料加工等手工业为主,圆明新园景区就在村子附近,但身边空有“金山”却不得富民之法。对此,官桥村党员干部带头出资出力,借助当地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独特优势打造古村游。如今,官桥村不仅成功入选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名单,更承接起横店影视城带来的旅游溢出效应。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乡村振兴,要因村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东阳工业重镇的南马镇则走出了另一条发展路径。南马镇花园村红木长廊是当地的新晋“网红”,这条3.5公里的长廊上,沿街800多个商铺门面以仿古牌楼装饰进行统一改造,远远望去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打造红木长廊,就是为了改变以往红木企业各自经营、外观凌乱的形象,更好塑造花园红木品牌。”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说,花园村的振兴之路,是通过补齐环境短板,让生态更宜居、产业更兴旺。

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乡村振兴要有各自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今年以来,东阳以“乡村振兴·歌画东阳”为落脚点,出台了乡村振兴的“三年行动计划”和“2018年实施意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新格局。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乡村振兴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群众出清单 党员来认领

东阳返乡党员领项目促振兴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国庆长假期间,东阳市歌山镇大里村的返乡党员蒋凌荣,每天都带着相机出门,在村里走访拍照。原来,10月1日,大里村趁着国庆不少人返乡的契机,组织全村13名返乡党员,分别认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蒋凌荣组团认领的是“记忆馆”项目,主要负责村里历史资料和素材的收集,要求今年12月底前完成。国庆期间,他忙着发动亲戚朋友,挨家挨户收集历史资料和素材,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这是东阳市推行“项目清单”和“服务清单”、发挥返乡党员作用的一个缩影。东阳每年都有10余万人员外出务工,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党员。当地从实际出发,先由各村(居)党组织发放“需求清单”,向群众征集具体需求,并结合村庄建设需求,形成供外出党员认领的“项目清单”,在外出党员集中返乡期间,组织进行选择认领。同时,一些较大的项目,也可以用组团的方式进行,尽可能让每位返乡的外出流动党员,都能发挥自身作用,为家乡建设出力。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这两天,三单乡山背村的茶农单明凯脸上的愁容舒展了许多,因为50亩茶山的茶叶销路有谱了。三单乡是东阳市最偏僻的山区乡,而山背村地处三单乡的最北端,在海拔800米的山顶,种有茶树1500余亩。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山背村产的茶叶质量虽好,却一直没有很好的销路。

前不久,山背村在收集村民的需求清单时,单明凯提出:希望返乡党员能帮村民们尽快打开茶叶销路。这个期盼很快就有了回应。返乡党员单彬彬马上联系了西安的几位茶商,对方表示只要质量过关,他们愿意长期合作。

截至10月6日,东阳市共有190余个村(居)党组织组织返乡党员进行项目集中认领,共有1490余名外出党员参与认领了1900余个项目。

国庆期间,东阳频频亮相《浙江日报》,都与这项工作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