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60年参加邢燕子专场报告会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

回忆1960年参加邢燕子专场报告会

1964年12月,毛泽东接见(右起)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

回忆1960年参加邢燕子专场报告会

回忆1960年参加邢燕子专场报告会

1960年11月底的一天下午,享誉全国的知青典型邢燕子曾来我县作专场报告。时在乐亭二中初中一年级(1)班读书的笔者,有幸参加,亲耳聆听了邢燕子的精彩报告,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此次报告会及其影响的些许碎片整理串联,缀成拙文。

邢燕子是天津市人,1958年初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自愿到宝坻县农村安家落户,作出了骄人业绩,其境界弥足高尚,故引起了强烈反响,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关怀和称赞。

我对邢燕子名字和事迹的粗知,是在小学毕业“考中学”前夕,从我六姥爷的矿石收音机中“听”到的,当时还为在那么远的宝坻县也有姓“邢”的而感惊讶呢!(因为我以为只有我居住的前庞河邢庄才有姓“邢”的人)1960年9月考上乐亭二中后,班主任王恩英老师在周会上,就多次给我们介绍邢燕子的事迹,还让我给全班同学读《河北日报》、《人民日报》上面的有关文章。这样,“邢燕子”的名字和事迹就慢慢地熟悉起来,对这位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姑娘的崇拜之情亦与日俱增。所以,当那天中午刘凤祥书记宣布“我们要参加邢燕子的报告会”时,用喜出望外、欢呼雀跃来形容当时我的神态,再恰切不过了!

报告会在乐亭县大礼堂举行。

主席台正上方,“邢燕子同志专场报告会”的会标规整醒目;礼堂南北内侧墙上分别张挂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热烈欢迎邢燕子同志来我县传经送宝”、“向邢燕子同志学习,向邢燕子同志致敬”等大幅标语。

邢燕子同志坐在主宾席位置,县领导,团县委、县妇联的负责人分坐她的两旁。

乐亭一中、二中的全体师生,县直各单位、各公社的代表约20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南北靠墙的过道上亦站满了与会人员。虽水泄不通,却秩序井然。

一中、二中的师生以中间座号为界,分坐南北两大区域,笔者是初一的,又是(1)班,自然坐在了第一排,这下可遂了我一直的心愿,能将邢燕子的神态和声音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报告会由团县委书记主持。

县领导致欢迎辞。首先代表乐亭县委、县人委及全县人民对邢燕子同志不辞劳顿、拨冗抽暇为乐亭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这场报告会是遵照河北(此时天津市、宝坻县均属河北省管辖)省委指示,由唐山地委部署安排的,体现了省委、地委对乐亭的重视和关怀。大家一定要认真听,重点记,会后反复学习、讨论,把邢燕子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落到实处,开花结果;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县大办农业和知识青年为农村建功立业运动的蓬勃发展,以不负省委、地委的殷切期望。

邢燕子个头不高,黑红色脸庞,透着一股英气和爽朗。她上身穿着蓝底碎花棉袄,下身是黑色棉裤。脖子系一条红、绿、黑相间的头巾。她讲话底气足,感情满,一口“嘛”味津腔,使少不更事的我颇觉新鲜,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一段话——

今年秋天,我和突击队的姐妹们蹚着水扛高粱头。有位大嫂心疼地说:“燕子,燕子,看你的脸晒得和高粱一样黑红啦!以后咋找婆家?!”我说:“嘛?黑有嘛不好?黑是健康美!”

话音一落,先是一片笑声,随即掌声四起,响彻整个礼堂,经久不息……

邢燕子讲完后,师生代表发言。代表二中发言的是高二毕业班(当时二中高中学制是两年)的肖勤学姐,(烈士后代,共产党员,故记得牢)、她表示,一定做到“一颗红心,两套准备”,以实际行动向邢燕子同志学习,落实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考上大学,就继续深造;若考不上,就高高兴兴、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在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和力量!

报告会的次日,教语文的张秀芝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写一篇听邢燕子报告的感想。张老师为此还给我们下发了油印的郭沫若写的《邢燕子歌》。由于我们学过课本上郭沫若、周扬主编的《红旗歌谣》中的《我来了!》,知道郭沫若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啊!大文豪都写诗赞美邢燕子,她真了不起!这更加激增了我对邢燕子的景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邢燕子这场报告会给乐亭当年知识青年下(回)乡运动及个人命运、给有过整整10年知青生涯的笔者,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笔者陋知,大吕庄的吕玉堂就是这场报告会后迅速成长起来的知青模范,曾在全省名噪一时。我亲眼看见过《河北日报》(当时还是老报头)整版刊发过吕玉堂的事迹和照片。(那时的报纸就4个版面)窃以为,这在我县知青史上算是最早的浓墨重彩。幸运的是,1963年9月中旬起,笔者下乡劳动就在大吕庄大队,与已是大队支部书记的吕玉堂共同度过了半个月的时光。白天,他带领我们蹚着过膝的“养老水”用兆子往外扛苞米棒子、高粱头,以邢燕子的事迹和精神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咬牙坚持;晚上,在贴有“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标语和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人画像的宣传画的大队部,与该大队青年民兵共同学习,听吕玉堂讲他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心路历程。他说:“邢燕子在咱县大礼堂的报告会我参加了,听得真是热血沸腾!当时我就立下了一定要向邢燕子学习,为大吕庄作贡献、使人生有作为的志向!要说这3年多来干出了一点成绩,与邢燕子同志的精神激励密不可分!”吕玉堂说这些话时的神态、口吻仿佛如昨,历历在目!

笔者本人1968年7月底回到家乡前庞河后,也是在邢燕子精神的感召影响下,(报告的印象太直观深刻了)学会了多数农活,培养了劳动习惯,亲尝了稼穑艰辛,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距离,思想得到了升华。与此同时,也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为农村作出了些许贡献:我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设计入室电线的走向;用化学知识,学习叶洪海搞发酵饲料科学养猪;用数学知识,计算迫击炮的仰角与射程……这些都得到了大队、生产队领导和广大社员、基干民兵的肯定和欢迎;自己也觉得大有用武之地,充满了荣幸和自豪。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58年过去了!邢燕子报告会的幕幕场景,邢燕子报告时话语举动,仍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帘。特别是她的事迹和精神给包括笔者在内的亿万知识青年所带来的震撼和激励,至今仍绵绵不断。党和人民从来也没有忘记她。2009年9月14日,她还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纪念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之际,邢燕子的事迹和精神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热烈传颂着……让我们借用郭沫若先生的《邢燕子歌》做拙文的结尾吧!

——邢燕子,好榜样;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园中育苗苗幼成行,冰上沉鱼鱼满网;天荒地冻,抢种垦荒,要使石头长出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切工作服从党;北大荒变成金银窝,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

(作者俎壮存,中学退休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