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01

北京时间10月1日宣布的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中所做出的贡献。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的突出成就而击败了诸多医学科学家,荣膺此殊荣。

「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有些民众可能会感到迷惑,为什么诺贝尔奖会颁发给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科学家?前两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大学生魏则西不就是被所谓的肿瘤免疫治疗所耽误,而撒手人寰的吗?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02

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

肿瘤的发生源于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不断累积。理论上,这些改变会使肿瘤细胞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然而,很少有肿瘤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处于一个高度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中,可以通过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来逃避自身免疫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通俗讲,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个社会,肿瘤细胞就相当于破坏社会和谐的罪犯。这些肿瘤细胞并非生来就是无恶不作的罪犯,他们原本也是本分的好人,只是由于缺乏管教并且受到某种恶性刺激,才变成了罪犯

人体中的免疫细胞就相当于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他们原本可以识别这些罪犯,将他们关押或者枪毙。但是肿瘤细胞这些罪犯非常善于伪装,免疫细胞被他们善良的表象所欺骗,使得他们逍遥法外。

03

我们大家都知道,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方式。手术就相当于警察一举端掉坏人的老巢,可是总有一些狡猾的肿瘤细胞如漏网之鱼早已转移到他处,过一段时间又会兴风作浪。

放疗相当于火烧罪犯的连营,烧死罪犯的同时也让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影响好人的生存。化疗就相当于用大炮去轰击肿瘤的营地,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周边大量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损害。

「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而肿瘤免疫治疗则是通过去除肿瘤细胞的伪装,让免疫细胞这些警察尽快识别杀伤那些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存。从理论上讲,肿瘤免疫治疗既不会放走一个坏人,也不会错杀一个好人。

04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这次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因为他首先鉴定PD-1为活化淋巴细胞上的诱导型基因。

PD-1与PD-L1的结合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人体免疫应答起到负调节作用。PD-1的抑制剂可以恢复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2014年,第一个PD-1抑制剂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现时已是晚期,而且已经发生了脑转移,应用PD-1抑制剂治疗半年后,脑部转移的癌细胞消失殆尽。

2018年6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PD-1抗体注射液上市,针对的适应症是“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这意味着我国的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免疫”时代。

05

那么魏则西用的到底是不是肿瘤免疫治疗呢?为什么这位家境清贫的大学生英年早逝之后,网友们群情激愤地对给他进行治疗的医院进行口诛笔伐呢?

据报道,给魏则西看病的那家医院虽然给他应用的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但那种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疗效并不确定,而且没有经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批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自然没有保障。

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是个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但是大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局限性。以PD-1抗体药物为例,它最大的问题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基因表达水平不同,某些患者的肿瘤细胞PD-1表达较少,这种药物的疗效就不佳。因此,肿瘤免疫治疗前进行基因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肿瘤免疫治疗既非耽误病情的洪水猛兽,又非包治一切肿瘤的济世良方。它虽然是治愈癌症的希望,但又有其局限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应该理智地对待这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专家介绍

「肿瘤免疫治疗」到底是福还是祸?

徐俊荣

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消化内科专业二十余年,曾赴德国班贝格医院内镜中心专项进修内窥镜技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经验。

● 擅长治疗各种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对消化系统重症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内镜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主攻方向为神经胃肠病学和胃肠动力学,对于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