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为将之道的六种败局,今天我们继续从《孙子兵法》出发,讲讲将领的职业操守,什么样的将领才是好将领,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怎样做才能不招君王的猜疑呢?孙子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节选《孙子兵法》

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1、能进能退: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优秀的将领必定是能够看清形势,战场上能进能退。“进不求名”,进攻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也就是说不会因为自己的名声贸然进攻或者前进。“退不避罪”,撤退不怕被追责,也就是说该撤就撤,不会因为怕被国君问责就不撤退。

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2、进退标准:唯人是保,利合于主

在《孙子兵法》中说了两个关于将领进退的标准:一是“唯人是保”,就是所作所为能符合保护人民群众的标准;二是“利合于主”,就是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君上的利益,将领完全的无我,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总结为将者的十六字方针——“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于主”。

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3、岳飞:唯人是保,但利不合于主

岳飞精忠报国,却惨遭奸人所害,可谓是“千古奇冤”。但他符合《孙子兵法》中的“国之宝也”吗?严格来说,岳飞恐怕算不上,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保护百姓利益,做到了“唯人是保”,但却不符合“利合于主”的标准,所以他被皇上杀掉了。

“利合于主”的这个标准有时候比较难以控制,因为国君的利益有时候和人民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当初岳家军的口号是“达到黄龙府,迎回二帝”,当时宋微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如果二帝被迎回来了,那么现在的皇帝赵构将何去何从。而北宋的灭亡,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便是赵构,因为原来轮不上他当皇帝,但现在却当上了,你再让他从皇位上下来,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吧。所以民众都想着要雪“靖康之耻”,但赵构内心可能是乐见其成。

其实,如果金国真的在实力上远远比不上宋国,他是不敢扣留二帝的。所谓“弱国无外交”,宋国那时候也是真的国力衰弱,所以才被人家欺负。虽然岳飞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赵构心里,这正是签署和平协议的最佳筹码,他要抓住这个实际,而赵构在内心是也恨透了“迎还二帝”的口号,他后来和金国的合议上面,是要求将二帝作为人质抵押的,虽然二帝求赵构将他们要回去,只是当一个平民就可以了,但是赵构就是不搭理,只是要求金国送回了自己的生母。

岳飞所取得的威望以及他那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欲,让赵构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他必然会伺机杀掉岳飞,杀岳飞的是赵构,秦桧只是赵构的刀,让他在岳王庙前跪了上千年,也是难为他了。其实,岳飞是“唯人是保”,而秦桧是“利合于主”,他们两个人各占一个标准,如果皇帝的诉求和人民的利益是一体的,那么他们就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但事与愿违,所以秦桧能得到当时皇帝赵构的赏识,而岳飞成为了人民怀念的英雄。

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4、郭子仪:大富大贵的为将典范

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完全做到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标准,他就是郭子仪,他不但自己寿终正寝,连整个家族都大富大贵。而郭子仪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条:1、有真本事,功勋卓著;2、对皇帝毫无二心,且从来不设防。他说自己的命就是皇上给的,皇上随时想杀就杀,那不是我考虑的问题。3、他的一生中,国家基本没有太平过,所以没有遇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局面。

郭子仪一生戎马疆场,安史之乱中,他先在河北打败了史思明;后来又收服了洛阳和长安,功劳居平乱之首,先被晋升为中书令,有封为汾阳郡王,直到84岁的高龄才告别战场,天下因为有他而太平,但能做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攻盖一代而主不疑”,这是历史上非常少有的情况。郭子仪一生坦坦荡荡,从来不对皇上设防。当时有奸臣猜忌说她要谋反,用计让皇上召他来,如果说他不来就是谋反,如果他真来了正好把他拿下。结果郭子仪一分钟都不耽误,他说这颗脑袋本来就是皇上的,皇上想要随时都可以拿去。

有一个小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有一天两口子吵架了,公主说我爹是皇上,你敢对我无礼。郭暧回嘴道,皇帝算个啥,那是我爹不想当罢了,要是我爹想当,轮得到你爹吗?公主气的立刻回宫向皇上哭诉,把这大逆不道的话说给皇帝听。

这在古代绝对算得上灭门的死罪。但郭子仪去皇帝那里谢罪的时候,皇帝却说,哎呀都是小孩子家吵架乱说话而已,咱们不用管。然后,郭子仪回家后将儿子打了一顿,这事就过去了。通过这件事,可见皇上对郭子仪的信任。

将道!从岳飞、郭子仪的下场,聊聊《孙子兵法》中的将领职业操守

5、一点启发: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

在公司打工,老板就是公司这个小团体的决策人,也就是皇上。从《孙子兵法》上说的“利合于主”就是要求我们要以老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始终和老板站在同一战线上。然后,岗位和工资是老板给的,老板想给多少,是他的事情,我们要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要去分心考虑什么时候升职加薪,什么时候拿到奖金。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为什么说等待被开除呢?因为只要你做事,就会犯错,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得罪其他人,如果出现“奸臣”,难保不会被诬陷,但“退不避罪”,我们仍然要有原则,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被开除就是一种态度,就像是努力生活,等待死亡来临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