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唐末五代起,历宋元明清各代,前后存在近一千年之久。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在我国历史上众多的书院中,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嵩阳书院。

1.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朝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遂在庐山隐居读书处建水台榭,名为白鹿洞。北宋时白鹿洞改建成学馆,后定名为日鹿洞书院。但书院的真正发展和繁荣是在南宋大思想家朱熹重修和主持期间,朱熹以书院为基地,发扬儒学。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2.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在原善化县(今长沙市)岳荒山抱黄洞下,初创者是刘鳌。宋朝朱洞建讲堂、书斋及藏书楼,始有规模。潭州太守李允又加以扩充,学生多的时候竟达一千人。岳麓书院在当时影响很大,吸引了很多人来。南宋朱熹张拭等知名人士曾讲学于此。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3. 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在今江苏无锡市,原是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颐的学生杨时讲学的地方,明朝顾宪成在此地建书院。在学术上,东林书院基本上拥护程朱理学,但反对王守仁不务实学的学风;在政治上,他们积极参与抨击阉党奸臣,被称为“东林党”人。明末宦官魏忠贤等专权,政治极其腐败,东林党人严厉指斥他们的罪恶,结果屡遭迫害。后来党狱大起,诏毁全国书院,东林书院首当其冲。东林首领高攀龙不忍受辱,投水自杀,东林书院从此衰落。荣祯年间书院虽稍加修复,但再也没有恢复从前的规模。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4.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县太宝山麓,原名嵩阳寺,北魏孝文帝年间始建,五代后周时称太乙书院。宋太宗赐名太室书院,宋仁宗时重修,更名为满用书院。市院内藏书丰高,其中有珍贵的印本九经,南宋时皮题”应颂碑,康照年间重建。书院门口有唐天宝三年圣德院内还约高9米,宽2米,雕刻精美,书法道劲,至今犹仔。传说汉武存有“大将军柏”棵,现高约30米,直径15米,帝游嵩福时,见此柏高大茂盛,理封为“大将军”。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香流传千百年

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历史上,书院时盛时衰,时复的建,对当时的政治、思想和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