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古人個有定論

人性:善?惡?古人個有定論

也就是說,人的本質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眾說紛紜。

今天老費就帶領大家討論這個話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來找答案!

同樣是儒家的名人,孟子說人性本善,而荀子說人性本惡,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儒家的鼻祖——孔子說起,一直說到王陽明。

一、孔子對善惡的理解

關於善惡問題,在儒學體系中,孔子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說明,但是他的本意,應該是人性本善。

《論語·陽貨》中,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意思是說,人的天性本來是相同的,但因為後天的熏習、習染,才彼此遠了,有差異了。

我們可以把先天的本性,叫做天性;把後天薰染過的本性,叫做習性。

那麼這話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是相同的,人的習性是不同的。

對孔子來說,人的天性,就是仁義。所以,這話又可以理解成:人的天性,都是仁義,但人的習性,有善有惡。

要是這樣理解的話,倒是有些道理。

二、孟子的理解

孔子說得比較間接委婉,孟子卻說得很直接。

孟子說:“從人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是善良的,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

孟子說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其實,大家都知道,有個說法就是“孔孟之道”,孟子應該和孔子是一脈相承的。

孔孟一派,重視人的道德約束,以禮為先,在禮做不到時,才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荀子的理解

然而,另一位儒家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他在《荀子·性惡》中說:“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還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點以後,荀子又,人性的惡,是可以由聖人的教育以及法則、規範、習俗等來約束的。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曾經師從荀子。他們強調製度約束,就像現在的法治國家建設一樣,從這一點,也可知道,荀子的觀點,離孔子遠矣。

四、王陽明心學理論

為什麼歷史上,把王陽明與孔子並列,並列“兩聖”,而不是把孟子、荀子同孔子並列呢?

這是因為,孔子創立了儒學,王陽明總結了儒學。

兩位聖人,把儒學正式確立為一個偉大的體系,一個完整的系統。

說回善惡問題,王陽明提出著名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絕對本體,也就是天道,天理,天性,人的本性,是無善無惡的。

無善無惡,就是超越善惡。

什麼超越善惡?絕對至善。

王陽明說:“至善者,心之本體。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待也,故善惡只是一物。”

這裡說得非常明確。

還有更明確的,王陽明說:“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至善在那兒,無所謂惡,也無所謂善,但它就是善的。這一點,一定要牢牢記住。不記住這一點,就無法掌握儒家。你再讀一萬本書,再去聽人家講一萬遍《論語》,終究是離題萬里,一錯再錯。

對此,王陽明還舉了個例子:“天地萬物如同花草,哪裡有什麼善惡之分?你喜歡觀花,就認為花是善,草是惡;你需要草的時候,又認為草是善的。這些善惡的看法,都是你心裡的好惡派生出來的,所以是錯誤的。”(原文:“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

你現在明白了嗎?

按照上面的理論,老費得出一個結論:

人生來本沒有好壞,都是後天的社會生活中才有的善惡的理念,人既有善的一面,同時又有惡的一面。

有的人有時候,為了一己之利,一時間就動了惡念;

有的人有時候,也許是發自內心的的,也許是制度、外在輿論的約束,也會做很多善事。

要想一個人也好,整個社會也好,必須道德法治雙管齊下,

用道德來感化人的善的一面,用法治約束人的惡的一面,我們的整個人類社會才能走在和諧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