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奉命于危难之际……(上)

中国足球的事情终究还是要靠中国人解决,外籍教练输了球,站起身走了,受伤害的是中国足球,是中国足球人。----高洪波

说高洪波成功,是因为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鲜有前国足主帅再续前缘的故事,而足协啪啪啪打自己脸的故事更是前所未闻,从这一点来说,高洪波是成功的!

时间拨回到2014年2月28日,中国足协在广东清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兰·佩兰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新任主教练。

而在几乎两年后,2016年2月3日下午,中国足协宣布高洪波担任国足临时主帅,率队征战剩余两场世预赛。佩兰离开了,留下的是四十强赛三胜两平一负、小组第三出线无望的局面。

师承根宝,影响其一生!

高洪波:奉命于危难之际……(上)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角莱昂,冷静而神秘,他不苟言笑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温柔善良、天真质朴的心。这个角色,与高洪波颇为吻合——球场上,他冷峻无比,用各种进球杀死对手;在场外,他平易低调,像个邻家大哥一样朴实。

高洪波,回族,祖籍辽宁,1966年出生于北京市丰台区桥梁厂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适龄后就读于丰台桥梁厂子弟小学。

1976年,徐根宝受命组建北京体育馆体校小足球队,此时恰逢北京市小学生足球赛揭幕。每天下午,徐根宝蹬上自行车,赶到东单体育场看球,物色了一批队员,为筹备足球队作准备。

当时10岁的高洪波在人群中并不起眼,1米41的身高,百米速度比成绩好的女生还慢,黄黄的脸,瘦的像“面条”,每逢站队的时候总是怯生生的站到队尾,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然而他确实1976年北京市小学生足球赛上进球最多的球员,徐根宝发现,他在对方门前异常冷静,射门的力量虽然不大却恰到好处,场上的跑位和对落点的判断能力也比同龄人要高出一截,徐根宝意识到这个孩子具有非常可贵的“天赋”,也就是常人所说的足球意识,这是有些人一辈子也练不出来的。

高洪波:奉命于危难之际……(上)

于是高洪波顺利的进入了徐根宝的的北京体育馆体校小足球队,徐根宝甚至因为担心高洪波每天放学三小时往返于家和体校太辛苦,设法帮他转到了体校附近的幸福小学,让他吃、祝在自己家里。

在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之后,高洪波利用国家队修整的机会给自己放了个假,准备在恩师徐根宝的崇明基地住上三天。“我和徐导的感情,可以说是情同父子。”说起自己眼中的恩师徐根宝,高洪波的这句话可以说是给出了最高的评价,“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初徐指导对我的培养,那么我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这种地步。所以,不管我在哪里,都经常会给徐指导打电话,问问他的身体情况啊,问问他球队的发展情况什么的,也请教一些业务方面的东西,我想无论是作为一名徒弟还是晚辈,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2009年5月,高洪波正式入主中国国家队,12万欧元的年薪给出了下面的这张答卷。

高洪波:奉命于危难之际……(上)

2010年高洪波选择了昆明作为国家队的集训地,高家军在这里备战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有幸在场内观看了训练,高洪波依旧是纤瘦的身材,脸上多了几分睿智。同时也看得出他身上的压力,他与中国足协签订的工作合同中,能否顺利出线进入2014年巴西世界杯32强是解约的条款之一。

2011年8月,热身赛中国1-0战胜牙买加,用一场胜利为高洪波送行。合肥的冷雨夜,1-0的比分,一个平淡又带着几丝凄凉的夜晚仿佛是这位少帅指教国足的缩影。看台上的球迷喊着”高洪波请留下“,看台上挂着”换高帅亲者痛仇者快“,赛后,他依然面无表情,静静地走向更衣室,挥手作别。

接受采访时,他说作为一个中国教练员,我有幸在这里工作两年多,不会在领导作出一些决策的时候给领导添乱,甚至设 置一定的障碍。因为我是一个中国的足球人。中国足球好了,我是获益的一份子,所以你们作领导的,不要有任何顾虑。你们作出任何决定,我都全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