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老闆一般都是這麼看HR送過來的簡歷的~

hr不太清楚,

但我清楚,老闆(或者高管,反正能拍板用人的)眼中,簡歷上哪些內容是乾貨。

也許hr的角度,是想從你的簡歷中,尋找亮點;

然而老闆的角度,是想根據你的簡歷,在腦海中構思出你的一切來,這是最大的不同。

1、老闆看簡歷,幾秒鐘,心裡大概就有譜了。

2、老闆是這麼看簡歷的。

舉個例子,老闆掃一眼:

張三,男,30歲,天津人,天大本科計算機系,在xxx公司(就看一眼其實根本沒看清或者公司不出名沒記住)幹了幾年(沒看清幾年),然後去了360幹了2年,負責xxx(其實也沒看清楚),接著去了小米幹了2年,負責廣告業務的xxx。

其實就幾秒鐘時間,到這裡,老闆心理大致有一個判斷了,大致的把張三的形象勾勒出來了——當打之年,有潛力,抗造,有拼搏動力,家境應該不錯,學歷挺好,能力應該不是問題,大廠出來的經歷也不錯,回頭面試聊聊具體業務……

如果要說什麼是乾貨,這些信息點(性別、年級、哪裡人,學校學歷,過去在哪裡上班)就是乾貨,是不是覺得沒什麼可以“操作美化”的地方,那就對了!老闆久經沙場,見過太多忽悠,也忽悠過太多人,因此,老闆最關心的就是客觀信息。簡歷能做的,或者說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關鍵點最清晰的表達出來。

你知不知道,老闆一般都是這麼看HR送過來的簡歷的~

3、剩下的所有信息,單獨一點已經不再有什麼作用,但整體一起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就是展示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對於這部分,我的建議,be yourself,切莫為了技巧而技巧,前後無法對應只會造成減分。

比如,把工作成績寫成那種,提升了xxx多少個百分點,節約了xxx多少個百分點的數字流……

有沒有用?不一定,要和你自己匹配上,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對數字敏感,對工作計劃、實施、覆盤都有章有法的話,這種寫法展示了你的長處,是加分的;但如果你就不是這樣的人,老闆可能從簡歷的其他方面就看出矛盾,或者從面試當中看出矛盾,那就是減分的。

再比如,把手機貼膜描述成it設備增值服務這種,

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沒有用,能不能加分,要看你是不是真的是善於“包裝”和“翻譯”的人,否則只會減分。

常常看似優點未必是優點,看似缺點未必是缺點。

你知不知道,老闆一般都是這麼看HR送過來的簡歷的~

比如你的簡歷,是最簡單的黑框表格,不亞於體檢表那樣的醜,但整齊、關鍵點準確覆蓋,在老闆心裡,也許一個務實青年的形象已經出現。

或者,你的簡歷活潑動人,在老闆心理,也許一個潮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並且在面試時你的穿著氣質進一步佐證了老闆的猜想,最終被老闆標記上——時尚達人。

可見,沒有哪種風格一定對或者一定錯,但一定要適合自己,前後呼應。

你不是那種能忽悠的人,就不要把簡歷寫得太吹水。

你不是那種能設計的人,就不要把簡歷弄得太漂亮(比如請人代勞)。面試時候,老闆一問,簡歷真漂亮,自己做的啊?不是,我找專業高手幫我弄的。老闆:哦。至於此時,是加分還是減分,完全不一定,往好處想,是你重視面試,尊重領導;往壞處想,是你搞表面功夫花裡胡哨的,真正幹活到底行不行啊……

還是那句話,be yourself,

好好想想自己的特點,特長,優點是什麼,

把這些長處,“翻譯”到簡歷中,

潤物細無聲的體現給老闆,

最後,在面試中前後一致的,展示最好的自己,and you'll be pai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