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偏愛秋季 專家支招解除隱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710萬人死於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病,佔全球總死亡率的29%,在我國這一比例更為驚人,心腦血管病導致死亡人數已超過全國總死亡人數的40%。而且,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被這一疾病襲擊。心腦血管病成了危害健康的頭號殺手。對此,專家表示,秋季晝夜溫差大,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做好預防控制工作。

心腦血管病偏愛秋季 專家支招解除隱

Heart with a Stethoscope isolated on white

關鍵在早防

我國心腦血管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教授吳以嶺認為:如果能在早期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完全可以降低。那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呢?目前,普遍認為心腦血管病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遺傳、肥胖和精神緊張等。

但是我國心腦血管病存在“三低”特徵,即“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癒率”。據調查,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城市人口為35.6%、農村僅為13.9%,高血脂的知曉率不足10%,高血糖的知曉率只有33.3%。僅有5%的人對自己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況有所瞭解,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心腦血管病,而發現症狀時,則已經給生命帶來了嚴重威脅。

專家支招:常量腰圍防心腦血管病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知道自己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有多高,從而及早預防呢?你只需要準備一個皮尺,每月量一次腰圍,如果男性腰圍大於85釐米(2.55尺),女性腰圍大於80釐米(2.4尺),超過這一標準越多,你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越大。如果你的腰圍超標了,就必須馬上採取行動,通過改善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把自己的腰圍控制在理想範圍。

重視發病先兆

秋季天氣轉涼,夏季擴張的血管遇冷收縮,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就會升高。而且,秋天溫差變化大會造成血壓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心腦血管病發病快,但在發病之前也有一個過程,出現一些早期信號。如果瞭解這些信號,在生活中積極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會大大減少危害,甚至將疾病有效控制住。例如大多數心腦血管病患者發病前都會出現突然眩暈或頭痛突然加劇;暫時性看不清、舌根發硬或說話不清,一側肢體突然麻木、乏力、活動困難;精神疲乏,頻打哈欠或噁心嘔吐;性格無法控制,智力減退,無原因的疲憊嗜睡等。

專家支招:按摩極泉穴

心腦血管病偏愛秋季 專家支招解除隱

Heart with a Stethoscope isolated on white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程凱表示,極泉穴可以說是人體外的速效救心丸。極泉穴位於腋窩最深處,它包括了很多的神經和血管,按摩這個穴位就相當於給心臟做按摩。

按摩方法:當心腦血管病患者出現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症狀時,家人可先將患者平躺在床上,用食指和中指插入患者腋窩的最深處,然後用力按摩極泉穴,由於此處有很多血管和肌腱,按摩時可以採用來回撥動的方法進行按摩。同時,這個穴位也可以用於平時的保健,用於保健時按摩的力度可減輕些。

飲食調理很重要

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嗇夫提醒人們:進入秋季,防治心腦血管病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補充水分,清晨起床後,可將白開水250 毫升加食鹽0.5克左右溶化後飲用,睡前飲適量白開水,以降低血黏度,保證血液流通;同時,多吃一些潤腸生津的食物,如核桃、西紅杮、梨、香蕉、大棗、蓮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防便秘誘發心腦血管病。

專家支招:每天吃1個玉米

心腦血管病偏愛秋季 專家支招解除隱

新鮮玉米棒

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秋天正是玉米收穫的季節,每天吃一個玉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很有幫助,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