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賈躍亭現在的心情無比惆悵。他與恆大的矛盾近期公開化,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年前如膠似漆,轉眼間反目成仇。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合作是以利益為基礎,蛋糕分配得不到滿足,就會打破原有的平衡。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賈躍亭開撕恆大”事件,無論是賈躍亭指責恆大不守約,還是恆大認為賈躍亭恩將仇報,合約具體細節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從各信息來源而看,均指向了一個地方:FF(法拉第未來)的控制權之爭。AB股模式及對賭協議註定讓合作的雙方從一開始就想到以後的種種不利己情況,在雙方都有高水平的法務團隊的情況,竟然還能從中找到漏洞讓戰火燃起,有可能故意為之,亦有可能被逼無奈。

有紛爭的地方就會有博弈,紛爭定會落幕,博弈定會結果。在此筆者想從博弈論來分析“賈許事件”的各種可能的走勢和結果,走勢可以預測,結果可能反轉。

在分析之前,先陳設前提。民間流傳一種說法,關於股權融資:A輪、B輪、C輪...孫宏斌輪,說的就是賈躍亭和孫宏斌的合作,孫宏斌接盤陷入泥潭的樂視當了冤大頭,含淚斷臂止血。賈躍亭PPT造夢,坑了一票投資人,明星、大佬概不能外。孫宏斌輪過後,樂視還是爆發債務危機,賈躍亭出走美國,至今未歸,想著PPT造車一舉翻盤。從現實情況來看,國內債務壓頂,僅有的樂視網又奄奄一息,所以法拉第未來(簡稱FF)也是他的未來,極有可能是他今生唯一的翻身機會,所以極不會輕易放手,特別是在曙光乍現的時候。而許家印的恆大家大業大,2017年末,恆大總資產已高達17618億元,淨利潤高達370億。2018年確定了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基礎即穩中求進,順應時代漸變,兩翼是基礎的協同,還是和房地產相關,國內多年的龍頭房企--萬科都在喊“活下去”的時候,指引恆大真正的未來極有可能是高科技產業,是為龍頭,龍頭的發展順利與否,昭示著恆大的戰略轉型能否成功。而智能汽車又是恆大高科技產業的龍頭,所以對於恆大而言,也是不容有所閃失。失去FF,賈躍亭翻身無望,人生極有可能直接死刑;尋求FF控制權失敗,那麼恆大戰略轉型也可以宣告失利,將開啟:轉型路漫漫其修遠兮,老許將上下而求索。賈許都是謀局高手,一個PPT造夢,理念超前,謀得明星大佬趨之若鶩;一個穩紮穩打,政治敏銳,謀得眾態恆大八面玲瓏。雙方從合作開始,極有可能就在開篇謀局,老賈求金若渴,迫於壓力只為“圓夢”;老許財大氣粗,膽大心細只為火中取栗。各懷心思的兩個人為利相交,貌似各取所需,無奈都胃口太好啊。開篇頗長,只為博弈謀局啊。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何為博弈論呢?博弈論的定義:我們把動物利用大自然移動的癮魂,在決策人期待的空間裡,形成三維均衡的語文學理論,稱為博弈論。 理論過於抽象枯燥。簡單釋義就是: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基本概念中包括局中人、行動、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結果等。其中局中人、策略和收益是最基本要素。局中人、行動和結果被統稱為博弈規則。

現在做一個基本的梳理:

一、博弈論研究的假設

決策主體是理性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完全理性是共同知識;

每個參與人被假定為對所處環境及其他參與者的行為形成正確信念與預期(都想自己擁有控制權,都認為對方想方設法鞏固或謀取控制權)。

二、要素

1、

局中人:賈躍亭、許家印(恆大)

2、策略分析

賈躍亭想牢牢擁有FF控制權:AB股策略掌控

提起仲裁--仲裁有利--恆大同意預支或允許外部融資--資金到位--2019年初實現量產--AB股策略繼續--控制權牢控

許家印想逐步擁有FF控制權:AB股策略反轉掌控

接受仲裁--仲裁有利--恆大不同意預支和不允許融資--2019年初難以實現量產--AB股策略反轉--逐步擁有控制權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3、策略

賈爭取仲裁對賈有利,對許不利;許爭取仲裁對許有利,對賈不利

注:有利意味著對擁有控制權有利

4、可能性結果

(1)、仲裁對賈許都有利;(不可能發生,不可能同時擁有控制權)

(2)、賈爭取仲裁對賈有利,對許不利;(可能發生)

(3)、許爭取仲裁對許有利,對賈不利;(可能發生)

(4)、仲裁對賈許都不利,但是尚能接受;(雙方都沒有控制權,小概率會發生)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此事件博弈論理論分析

三、事件博弈類型分析

1、一般認為,博弈主要可以分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區別在於相互發生作用的當事人之間有沒有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沒有,就是非合作博弈。按照本事件來說,如果是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後續的情況就非常明朗,許家印會逐步獲得FF的控制權。正是由於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中存在漏洞,所以才會矛盾公開化,

初步斷定屬於非合作博弈

2、從行為的時間序列性,博弈論進一步分為靜態博弈動態博弈兩類:靜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參與人同時選擇或雖非同時選擇但後行動者並不知道先行動者採取了什麼具體行動;動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後順序,且後行動者能夠觀察到先行動者所選擇的行動。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時決策的,屬於靜態博弈;而棋牌類遊戲等決策或行動有先後次序的,屬於動態博弈。按照本事件來說,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後順序,賈躍亭先提起仲裁,恆大發公告,賈躍亭再反擊,所以初步斷定屬於動態博弈

3、按照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瞭解程度分為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過程中,每一位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有準確的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信息瞭解的不夠準確、或者不是對所有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都有準確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按照雙方爭奪控制權來看,信念非常確定且難以修改,

大概率屬於完全信息博弈

我們日常所談的博弈論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於合作博弈論比非合作博弈論複雜,在理論上的成熟度遠遠不如非合作博弈論。非合作博弈又分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與上述四種博弈相對應的均衡概念為: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貝葉斯納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精煉貝葉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

4、綜上所述,賈許之間的博弈大概率屬於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也就是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

賈躍亭、許家印 FF控制權之爭博弈分析,誰是最終贏家?

可能性結果:

(1)、仲裁對賈許都有利;(不可能發生,不可能同時擁有控制權)

(2)、賈爭取仲裁對賈有利,對許不利;(可能發生)

(3)、許爭取仲裁對許有利,對賈不利;(可能發生)

(4)、仲裁對賈許都不利,但是尚能接受;(雙方都沒有控制權,小概率會發生)

結語:綜上所述,基本上只可能存在(2)、(3)兩種結果,結果(4)雖然小概率會發生,但是這個小概率必須是具備超越二人的影響力個人或機構介入,才有可能會發生。就像“寶萬之爭”一樣,最後深圳地鐵的介入才終結。讓我們再等待一個星期吧,相信仲裁就會有了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