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酒桌上时常会有人端着杯白酒,说着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话至兴处也不管八钱还是一两的杯子,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尽显李白斗酒诗百篇,或是武松尽饮十八碗上山打虎的豪气。

但是实际上,白酒这种高度酒,和古时的酒,完全是两回事,更跟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不沾边。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中国酒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上古传说时代,同时就有酒的传说。汉代刘向《战国策》中就有鲁公共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最早的酿酒人。而禹就是为治水而三过家门不敢入的大禹。

酿酒工艺的正式发明人,是夏王朝的第五位君主少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也被奉为“酿酒始祖”,进而成为酒的代名词,例如曹操诗中就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发酵酒。这种发酵酒,度数在20度以下,仅仅比啤酒度数略高,跟红酒近似。所以李白斗酒之后还能写诗百篇、武松喝十八碗之后还能上山打虎。否则高度白酒按这个喝法,早就酒精中毒了。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景阳冈前三碗不过岗的酒,应该是北派黄酒的代表沧酒。这种酒产于河北沧州,从宋代兴起,到清朝乾隆年间,在整个中国的酒业中居于支配地位。上至宫廷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喝的都是沧酒,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酒”。

由于发酵酒的酒精含量不高,在南方酷暑天气下是容易变质的,在长途运输中也容易变味。因此南派绍兴黄酒革新了酿造工艺,使得品质更加统一,且不易变质。于是清朝后期南派黄酒兴起成为新“国酒”,北派沧酒没落,酿造工艺失传。

至于白酒,在古时叫烧酒。它的出现,一说是在宋代,一说是再元代。近代考古发现确有众多蒸馏酒在宋代出现的依据,但那时只是刚刚改进了技术,尚不成熟,远远没有达到高度的地步。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到了元代,随着蒙古和南宋沿重庆、泸州一线长达36年的对峙,蒙古军队征战阿拉伯带回来的蒸馏工艺传入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国传统的酿酒技术发生融合。公元1324年,四川泸州酿酒师郭怀玉酿造出了具有现代白酒特征的大曲酒,自此中国蒸馏酒正式出现。

它比传统发酵酒多了一道蒸馏工艺,可以将酒精度提升到50度以上。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虽然白酒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但在其后的六百多年里,它都只是西南地区的支流文化,从未登上过大雅之堂。

达官贵人们并不喜欢喝白酒,更不会用白酒上正式酒席来招待宾客。从客观上讲,白酒也并不适合佐餐。黄酒和白酒,就味道而言,前者温和醇厚,后者辛辣刺激,就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无疑前者更加健康,也更符合中华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西方也有烈性酒,但是似乎也没有谁把烈性酒当作佐餐酒来喝。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白酒原料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酿造方面还没有那么多讲究,便宜的很,大众都喝得起。白酒的酒精度数也高,一来容易保存,二来比较烈,喝起来过瘾,三来喝几杯就醉了,消耗量比黄酒少得多,是底层劳动人民的最爱。

对于白酒的这种性价比优势,一般喝得起黄酒的上流阶层是看不上的。《清诗铎》中有“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的诗句,意思就是有钱人喝黄酒,穷人喝白酒。

因此一直到民国,中国酒文化的主体,都不是白酒,而是黄酒。比如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等等,都是当年享有盛名的黄酒。袁世凯的过年菜谱用的是花雕,鲁迅笔下孔乙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也是黄酒。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

清末年间,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民生凋敝,太平天国叛乱,辛亥革命,军阀内战,抗日战争,上百年间打个没完没了。黄酒需要用粮食酿造,但战争期间,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余粮来酿酒,所以让黄酒彻底成了奢侈品,价格贵的一般老百姓只有咽口水的份。于是白酒在下层社会逐渐流行起来。

白酒开始走入大雅之堂,走上宴会的餐桌,是抗日战争时期。江南失守,黄酒主产地沦陷,国民政府退守大西南,很难喝到正宗的黄酒。这时候四川的白酒近水楼台,名正言顺的登上了国宴的餐桌。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毕竟国民政府12年后就跑到台湾去了。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白酒有现在这样的决定性影响力,是在1949年之后。

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贵州、四川一带。红军经过贵州的缴获了大批的白酒,而白酒易于御寒,云贵高原气候又比较湿冷,所以喝白酒就成为一种习惯。遵义会议奠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而茅台镇就在遵义地区。红军长老们觥筹交错之间,喝的只能是白酒,这种革命情谊和鲜血铸就的珍贵回忆,自然少不了白酒的一份子。

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军队里面和苏联走的比较近。各级军官感染了饮烈酒成癖的俄国风俗,逐渐发展到以喝酒作为一种能力的体现。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白酒在官场中流行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宴也开始采用白酒。

你想的到吗?白酒这种东西,其实是1949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如今高端白酒价格以千计,甚至成为像黄金、古董一样的藏品。而曾经的国酒黄酒,则成了摆在超市货架下层的廉价货。中华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也从原来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演变成“哥们儿来晚了,自罚三倍”、“我干了,您随意”、“感情深,一口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