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利水保部門助力可可西里申遺

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它西與西藏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可可西里申遺成功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為切實做好可可西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從2016年起,按照申遺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和工作安排,省水利水保部門開展了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採用遙感技術手段,對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及其緩衝區的土壤侵蝕類型、強度、面積及分佈進行了定量遙感解譯,獲得了該區域凍融侵蝕、風力侵蝕和水力侵蝕專題數據,為全面科學分析評價可可西里生態環境提供了專業支撐,也為可可西里申請世界遺產做出了水利部門應有的貢獻。

監測顯示,可可西里提名地凍融侵蝕、風力侵蝕、水力侵蝕總面積分別為17691.7km2、2793.25km2、0.69km2;分別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7.36%、7.48%、0.002%;分別佔土壤侵蝕總面積的86.36%、13.64%、0.003%。可可西里提名地土壤侵蝕以凍融侵蝕為主,侵蝕強度以輕度為主。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是青海各族人民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一份子,水利部門將按照習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著力推動“四個轉變”,努力鞏固擴大申遺成果,繼續做好全省生態監測工作,為保護好“中華水塔”,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監測總站 劉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