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镇:为乡村脱贫振兴构筑“双引擎”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徐勐 通讯员 徐慧 翟洋)由一个省级贫困村“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的成功逆袭,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大转型样本。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10年前的不足3000元,到今年的20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由过去的不到3万元,到现在开发特色种植,发展草莓、果品、蔬菜采摘游,年获利1000余万元。

这些变化,得益于博山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精准实施。今年以来,博山镇积极找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编好麻花辫、打好组合拳,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脱贫了,生活才能兜住底,生产才能有起色,群众便有了精气神,乡村振兴才能有良好的基础。”博山镇党委书记孙雪红告诉记者,产业是棵摇钱树,是经济的基础,有了它,乡亲们才能不愁吃不愁穿,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拉动,脱贫攻坚,从输血变造血,同样也离不开产业支撑。

为此,博山镇准确把握政策,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林产品优势资源,以产业带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在上瓦泉村发展特色富硒农业,村集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南博山中村发展猕猴桃产业,托起脱贫致富梦;在朱家庄南村杏山新庐生态旅游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博山镇“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以点带面,亮点纷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如今,南博山中村猕猴桃园产量将达15万斤,预计销售收入达60余万元;朱家庄南村以整村推进项目为抓手,立足村内“百年杏林”的自然资源优势,注册成立淄博博山杏山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举办杏花节,开展赏杏花、摄山景、挖野菜、特色农家饭体验、特色旅游度假村住宿体验等系列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五老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省级贫困村升级成为美丽乡村,贫穷旧貌一去不复返,到处充满着自然、和谐、安宁的美好景象。

“打好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孙雪红说,博山镇正在努力描绘乡村振兴的样本,突出产业兴旺之美,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做优农村产业,打造有特色的美丽乡村,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同时,突出乡风文明之美,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不断提振农村精神风貌,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家乡的热情,汇聚起博山镇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绵绵不绝的内生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