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遺憾!宋徽宗父子做對了這兩件事,北宋就不會亡

公元960年2月中旬,軍權在握的北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兵變,把義兄柴榮的幼子柴宗訓從皇帝的椅子上拉了下來,自己坐了上去,大宋朝廷宣告成立了。

大宋朝廷成立後不久,就去找北方的大遼討回中原故地幽雲十六州。

這幽雲十六州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天津,山西以及內蒙一部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十幾年前的後唐兒皇帝石敬瑭作為保護費送給大遼的。

幾番較量後,雙方打個平手。

從此,幽雲十六州,成了大宋永恆的夢。

公元1114年,北方出了一個猛人完顏阿骨打,率領整合後的數萬女真鐵騎,打著金國的旗號開始了復仇之路。

遼國畢竟是大國,金兵一下子吃不下去,想找個幫手來一起對付遼國,於是便想到了大宋。

見金國邀請自己一起對付遼國,宋徽宗趙不由得大喜,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協議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宋需將本來獻給遼的歲幣轉獻給金,而遼的其餘國土亦歸金。

宋廷以為可以趁遼自顧不暇,撿個便宜,於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宋朝決定由大宦官太尉兼河北宣撫使童貫,副手蔡京之子-――副宣撫使蔡攸,率領大軍聯金伐遼。宋軍浩浩蕩蕩到達瓦橋關。

隨後宋兩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遼的燕京守兵打得大敗。

到了年底,金兵由居庸關進軍,攻克燕京。

自忖不是金國對手,為了完成“幽雲”的夙願,北宋對金國就採取用錢砸的方法,經過雙方討價還價,北宋每年除把原給遼朝的40萬歲幣交給金朝外,還要把這六州二十四縣的賦稅如數交給金朝。北宋每年另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六州的“代稅錢”,金朝才答應從燕京撤軍。

北宋付款後,金兵撤軍了,可在撤軍時,金兵卻耍了北宋一把,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席捲而去,只把幾座空城交給北宋。

攻燕之戰的失利把宋朝的腐朽虛弱完全在金國面前暴露無遺,為幾年後的靖康之恥埋下了伏筆。

用幾百萬貫的鉅額金錢買回燕京的幾座空城,北宋朝廷自稱是“不世之功”,大肆慶賀。童貫吹噓“凱旋還師”。百官紛紛上表祝賀,又立“復燕雲碑”紀功。

面對肥豬一樣的北宋,金國這頭餓虎早已饞涎欲滴。

1125年8月,滅了遼國後,金大將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分率東西兩路大軍伐宋,1月22日完顏宗望克信德府(今河北邢臺),此地距離開封只有十日路程,膽小無能的宋徽宗趙佶嚇的昏死過去,醒來後急急急忙忙把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

太子趙桓(欽宗)即位,不久改年改年號為靖康,1126即為靖康元年。

因汴京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加之种師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金軍西路軍又在太原受阻,見攻城無望,完顏宗望只得同意宋金議和,宋朝交納歲幣三百五十萬兩,犒軍銀三百五十萬兩議,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宋金以黃河為界

1126年2月,宋金議和成功簽字畫押後,金軍撤軍。

金軍過黃河後,老將种師道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金軍再次進犯之計。

可是被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阻止,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

以後种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

公元1126年9月5日完顏宗翰於從大同出發,9月21日克太原。東路完顏宗望1126年9月8日從保州出發。因太原失守,金軍渡過黃河,西進洛陽,封鎖了潼關,把宋朝最精銳的西軍堵關在潼關以西,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

12月10完顏宗望到達汴京城下。宋出兵拒戰,被完顏宗望等擊敗。12月17日,完顏宗翰到達汴京城下,金軍兩路合攻,四面合圍,東京被徹底包圍孤立。

1127年1月9日,金兵破城。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宋欽宗被廢為庶人。

四月一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宋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已於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宋欽宗、朱皇后、太子趙諶、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被金人擄去的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北宋王朝府庫蓄積為之一空。

在撤退時,金人還燒燬開封城郊的房屋無數。

東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漢上,北至河朔的廣大的地區,金兵殺人如麻,臭聞數百里。金兵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慘烈的災難,給宋人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傷痛。

縱觀靖康之恥發生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北宋王朝軍力雖不如金國,但是經濟強過金國,如果如果北宋朝廷不出昏招,自保問題不大,可惜的是北宋朝廷昏招昏招迭出,第一個昏招就是聯金伐遼。

當時的國際力量對比是遼壓宋,金壓遼,宋遼兩邊勢均力敵,面對遼軍的節節敗退,北宋王朝應該考慮到遼被金滅亡後,宋面臨的危險處境,對金國的伐遼行動引起高度的警惕,趁遼國困難時,放下前嫌,主動和解,採用聯遼抗金的方式為遼續命,遼宋聯手,即使打不敗金國,但也不至於被金國打敗。

可惜的是,北宋朝廷卻反著來,搞個聯金滅遼,果然,遼被滅後,宋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第二個錯誤就是沒有聽從老將种師道加強黃河防守的戰略,導致金軍輕易渡過黃河,不僅在潼關堵住了西軍東援的道路,而且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又方便了金軍騎兵的馳騁。

沒有了西軍這支宋軍最精銳軍隊,對金軍的威懾和牽制,開封城的陷落,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歷史不能重來,靖康之恥,教訓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