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最惨烈的还是路线斗争,北魏孝文帝废太子,全面展示权力布局

这是北魏孝文帝废太子的过程。看起来平铺直述,其实惊心动魄。我们权谋角度分析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多外在的表象,不拿权力的视角是看不明白背后的秘密的。

【案例】《资治通鉴》第140卷 齐纪6:北魏太子元恂不喜欢学习,长得身肥体胖,熬受不了河南夏天的炎热,经常思念回到北方去。孝文帝赐予元恂衣服帽子,他却常常私下里穿着胡服。中庶子辽东人高道悦多次恳切地劝谏元恂,元恂非常厌恶他。八月戊戌(初七),孝文帝到达嵩高,元恂与心腹密谋策划,叫来马匹骑上直奔平城,亲手把高道悦杀死在宫殿之中。中领军元俨严守门禁,以防遏事态扩大,到了夜间才平定下来。次日天刚亮,尚书陆琇急忙骑马去向孝文帝汇报,孝文帝一听大吃一惊,但没有声张其事,仍然到了汴口,然后返回。甲寅(二十三日),孝文帝回宫,召见元恂,数说了他的罪过,并且亲自与咸阳王元禧轮番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着拽出去,囚禁在城西,一个多月之后,元恂方才可以起床。北魏孝文帝在清徽堂召见群臣百官,商议废去太子元恂之事。太子太傅穆亮、少保李冲摘去帽子,伏地磕头谢罪,请求宽宥太子,孝文帝说:“你们谢罪,请求宽宥,是出于私情,而我在这里所要商议的却是国家大事。‘大义灭亲’,为古人所看重。如今,元恂想要违抗父命而私自逃叛,跨据恒、朔两州,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大的罪恶吗?如果不把他废掉,就会成为社稷的一大忧患。”闰十二月丙寅(初八),北魏废太子元恂为庶人,安置于河阳无鼻城,派兵看守,对其衣服饮食供应,仅仅免于饥寒罢了。

【解析】这是北魏孝文帝废太子的过程。看起来平铺直述,其实惊心动魄。我们权谋角度分析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多外在的表象,不拿权力的视角是看不明白背后的秘密的。

1、我们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仅仅是太子元恂杀了经常劝谏的高道悦,作为一代明君北魏孝文帝就把他直接的太子位置给废了,也显得太小题大做了。而且我们看不出,孝文帝嘴里说的,太子要割据造反的行为在哪,他就力排众议,大义灭亲。这背后,到底真相是什么?

2、其实通鉴这段文字一开篇就告诉我们,这个太子,不喜欢河南,喜欢北方,不喜欢穿衣服帽子,喜欢穿胡服。这就说明,他内心是坚定的走鲜卑游牧路线的。而孝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度主张汉化的皇帝,让北魏走汉化是他的既定国策。

3、北魏帝国统治者黄河以北,后来是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因为是少数民族南下,所以,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种基因就在帝国的体内。而且长期无法调和,北魏为了立足中原,离开苦寒草原之地,就必须撇弃自身的游牧文化,才能够适应统治中原要求。孝文帝改革势不可挡。

4、太子和孝文帝的矛盾其实已经是调和的矛盾,这不仅仅是杀个人的问题了,这里面是路线之争。如果孝文帝,无法除掉太子,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而太子,如果不能够抢先夺权,自己的位置也会岌岌可危,这背后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问题,而是两股势力的对抗。必须决出胜负。

组织最惨烈的还是路线斗争,北魏孝文帝废太子,全面展示权力布局

5、太子首先做出了动作,杀掉了高道悦,这是一个试探。如果不是中领军严守控制住了局面,整个大内皇宫可能就会被太子直接占领而政变。所以,第二天,尚书陆琇,直接驰马找到孝文帝汇报了整那个动乱。为什么是试探,就是因为,他不相信老爸会废了他。想得寸进尺。

6、我们想一下,如果不是试探,敢杀高道悦,就意味着造反,就不会善罢甘休,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造反就不会,在后来束手就擒。但是如果试探成功,孝文帝,没有太过于追究,就会出现,支持汉化的人,人人自危,就不会继续支持孝文帝的汉化。孝文帝就有了被架空的可能。

7、孝文帝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下子就看透了这背后,不仅仅是杀个大臣的问题,是一条路线对另外一条路线的宣战,这个必须升到最高的级别来立即斗争。但是,孝文帝,不能挑明是路线问题,这样会激化两大路线的矛盾公开化,所以,只能以太子要割据造反,为借口来处理。

8、皇帝废掉太子,做了三大步,第一步,就是在表面没当回事,继续巡游,然后才回宫。这给了太子一个假象。皇帝没在意,太子自己也就不会行为过激。避免了失态的恶化。第二步,就是先打个半死,让他丧失了行动能力。皇帝在外围赢得剪除势力的时间。第三,孤立之后,才宣布废太子。

9、什么亲情,在政治路线面前,什么都要让位。作为太子低估了权力的容忍度。他可能以为自己是太子,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会被废掉。不断地给皇帝玩擦边球,温水煮蛙一样剪除孝文帝的支持势力。其实他还是政治不成熟。自己的政治主张,应该先迎合皇帝,等自己上位,在变革,还是太年轻。

10、如果更加阴暗一点想的话,其实这整个可能就是孝文帝的布局,以退为进,故意出巡,留下空挡,从而欲擒故纵,诱发太子行动,然后牺牲掉高道悦,坐实太子的不臣之心,这样就能够放手毫无压力的直接废掉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从中领军到尚书,再到孝文帝,行为都太从容了,说明早有预见。

一个组织里都会因为利益不同,文化不同,方向不同,从而导致政见不同,继而会形成路线不同。一旦形成路线问题,这两个矛盾几乎上就不可调和。就必须决裂。但是作为路线胜利的高手必须借助其他接口,不然就会挑明公开路线的矛盾,不利于后期的矛盾调和。孝文帝对政局的清晰判断,和对不同路线的代表人,果断的出手,完美的解决了潜在的矛盾,压住了可能爆发的火山。

权谋网,让你的职场少走十年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