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和军统有啥区别?国民党将领为何畏惧军统?终于明白了

我们看史料和抗战剧的时候,总能听到“中统”和“军统”这两个组织,但这两个组织都代表了什么?又有哪些区别呢?而且为何国民党将领不怕中统, 而独独畏惧军

这就要从两个组织的性质和宗旨等方面来看了,在中统和军统形成对峙时期,中统主要负责国民党内部的党务,而军统则是不局限于党务。换句话说,中统一直隶属于中央组织部,对国民党内的要员有着极强的震撼;但是军统本身就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所以,军方会害怕,戴笠就没有加入国民党,中统想管也管不了啊!

什么是中统?国军将领为何不惧怕?

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后来更名为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始终都是由中央组织部所掌控,因此简称中统?

在军统发展壮大之前,中统也一度辉煌过,当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并非空穴来风,中统一直为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所控制,一度令人胆战心惊。

很多人不了解陈果夫、陈立夫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能力,竟然到了替蒋介石管理党务的地步,其实这就要说到老蒋以前的结拜大哥,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之一陈其美,是他将蒋介石领上革命的道路,早年也一直提携老蒋,两个感情特别深,陈其美被杀后,也就蒋介石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收尸。

而陈其美就是陈果夫和陈立夫的叔叔,陈其美也是搞暗杀活动出身,因此老蒋在初期为了控制国民党所以重要他们兄弟。

在军统成立之前,中统是国民党唯一的有组织的特务机构,党务主要就是甄别你是不是共产党,在四一二、七一五事变之后,谁是共产党那就是死路一条,国民政府的要员哪个不怕,老蒋当时还说了一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国民将领不怕中统而畏惧军统则是在军统成立之后

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紧接着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的情报对象发生了变法,以前是专对中共,后来则是主要针对日本侵略者,这是根本矛盾的转变,再加上中统的基层组织在国土沦丧之后就遭到了破坏,其组织也缺乏严谨性。

因此,中统的地位不断下降,一些延伸之外的职能也随着军统的发展壮大而不断缩减。

军统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这个就厉害了,这是隶属军委会的组织,当然对军队的活动首当其中,在抗日战争中获得敌人情报,打入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固然是军统的主要任务,但是肃清军中日本间谍和投日分子也是重要职能。

这个时候,军统说谁是汉奸,谁就难逃一死,而且军统还要直接暗杀的权限,这一点是中统所不能及的。所以,国军将领特别怕军统,包括傅作义后期和我党进行联络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军统特务。

另外,军统的组织结构更严密一些,潜伏的更深,不像中统没有什么秘密情报可言,而且戴笠实际上对军委会负责,但是戴笠连党都不入,只为老蒋一人负责,所以深受老蒋的信赖。

中统和军统之间为了争夺秘密工作主导权,也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

当然,这并不代表中统就放弃了秘密工作主导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明争暗斗,中统虽然没有了对军队的控制权,但是作战对象也包括敌对力量如汪伪政权等。在电视剧《麻雀》和《潜伏》中,除了有军统,其中也有中统的身影,但是,可以明确发现的一点就是,双方虽然都是国民党的情报特务机构,但是在对敌上,并没有进行过合作。

军统中的四大金刚赵理君在河南期间更是将中统的特工枪杀扔进黄河,遭到中统的强烈不满,最后给老蒋一些黑材料,说赵理君已经叛国,是汉奸。再加上赵理君杀了河南官员,蒋鼎文等人极为愤恨,要蒋介石严惩赵理君,赵理君因此被杀。

所以,军统和中统的矛盾一直都存在。

败退台湾之后,两个组织虽然进行了改组中统成为国家安全局,军统成为军事情报局,对工作范围和内容进行了区分,国安局是台湾岛,军统则是大陆,到蒋经国时期,更是扳倒情报局,国安局成为最大的情报机关,当然,也就意味着中统最后战胜了军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