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比李宗仁水平高,为什么桂系始终以李为首领呢?

飞花不脱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新桂系的源头说起。

新桂系是怎么来的呢?

李宗仁的“讨贼军”(这里的“贼”指旧桂系首领陆荣庭)和黄绍宏的定桂军合并而成。黄为人宽厚,主动让出老大的位置,李宗仁成了这支部队的老大,黄位居第二。

当时白崇禧在干啥呢?

只是一个下级军官。



这就好比创业,李和黄是两大股东,白只是打工的,无法和他们两个相提并论。

随着平定广西,北伐中原,白崇禧的军事才能开始展现,广西从李、黄两人,变成了李、黄、白三人,但依然是这个排名,分工明确。李作为广西军队最高指挥官,始终率领军队,坐镇前方。黄作为桂系二号首领,坐镇后方,稳定军心民心,并给前方提供后勤补给。白作为广西的代表,到中枢出谋划策,保障广西的利益。从三人的位置,也看出三人在广西的地位。

这个政治格局维持了很久,直到黄绍宏看透一切,主动要求去中央任职,不愿再留在广西,这个格局才被打破。李、黄、白三位一体的局面被打破,白晋升到第二位,广西局面成了李、白二人的天下。

虽然黄旭初替代了黄绍宏的不少职能,但是此黄非彼黄,他和黄绍宏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威胁到李白的地位。

拿今天的企业文化来说,白崇禧精明能干,才华横溢,他的位置大约就是桂系的CEO。李宗仁作为大股东,创业的元老,地位不可撼动,董事长的位置非常稳固,白崇禧这个高级打工者,动摇不了李的位置。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这要从两人的经历说起了,实际上白崇禧后期军事上已经架空李宗仁了,李宗仁也乐的抽身专心政治;而且俩人关系并不像印象中那么铁板一块,且听本人慢慢道来。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本为林虎部将,人称李猛子,骁勇善战。在林虎队伍被打散后他集结余部进入六万大山打游击,后来与黄绍竑部合作,在与陆荣廷,沈鸿英等势力较量中笑到最后,统一广西。而此时的白崇禧只是黄绍竑的副手。白崇禧字建生,本为桂军马晓军模范营连附,此时的黄绍竑是与他平级的队友,后来白崇禧因为受伤离队,再归队时地位开始在黄绍竑之下。

1924年,黄绍竑与李宗仁的队伍正式合并,改编为广西定桂讨贼联军,此时的白崇禧地位一直在李宗仁和黄绍竑之下。直到桂系在蒋桂战争中失利,心灰意冷的黄绍竑退出桂系,白崇禧开始成为桂系第二号人物,后来李宗仁因为政治需要常驻广东,白崇禧趁机打压李宗仁六万大山打游击时期的嫡系将领,换上自己的心腹,彻底控制军队。

醉心政治的李宗仁也乐的清闲,全身心投入政治斗争,而白崇禧则率领桂系军队为老李做后盾,表面上看起来合作无间,在国民党逐步败退大陆时白崇禧一度暗地预谋撇开李宗仁,频频与老蒋眉来眼去,但是没等付诸行动国民党就嗝屁了。

总而言之,白崇禧和李宗仁一直维持李一白二的现状是各取所需,李宗仁意欲与老蒋在政治上比高低,而白崇禧只想掌握军权,就是如此。


林屋公子


白崇禧比李宗仁的水平高要看你从那一方面来看了,如果单单从军事才能来论,我承认白胜于李。但是要是政治和治理才能上看,白则远不如李,而这又是桂系所需要的能力,所以桂系才会以李宗仁为首领。





白崇禧作为“小诸葛”,他的军事才能我不否认,可以说是国民党内部最能打的将领了。统一广西,参加北伐,抗日时期被日军称为“军神”,解放时期在东北血战四平让林彪吃了大亏,他的能力是杠杠的。



但是白崇禧其他的能力可能就不那么好了,比如说他的政治才能。在民国时期那样的政治环境,白崇禧的政治表现像是一个低能儿。在大陆的时候为了军事指挥权和桂系的实力,几次三番的犯政治错误。败退台湾的时候,老伙计李宗仁劝他别去台湾,他却不相信,最终如同软禁。

如此政治低能的人,桂系的实力派怎么会放心的让他做桂系的掌门人。周恩来总理曾经有一句评价白崇禧的话“白颇自负,缺乏政治远见”,这一句话我认为是正论,政治是白崇禧最致命的毛病。

反观李宗仁,李宗仁的军事才能无需多说,台儿庄战役一战封神,狠狠地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日军,后来他又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可以说也是战功赫赫。

但是李宗仁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治理能力和政治能力都要强于白崇禧。

李宗仁的治理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前,李宗仁雄踞广西,广西在他的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全国有名的“模范省”。在那样的乱世,能够带给广西如此好的环境,李宗仁的治理能力可见一番,就这一样便强于白崇禧。



李宗仁的政治能力——从两广的首脑到中华民国副总统再到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通过这些足以证明自己的格局要远高于白崇禧。解放战争后期,李宗仁更是看透了蒋介石虚情假意的假象,没有选择去台湾。而桂系恰恰需要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能在民国那蹚浑水带领桂系走下去,这是白崇禧远远不能具备的。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是出了大力的。不知道大家对他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一树梅花一放翁


广西有首很出名的民间谜语,说的是:是两人,也是一人;是今人,也是古人。谜底便是李白。

李白除了唐朝大诗人李白以外,还有另一个指代,即民国年间桂系军阀的李宗仁和白崇禧。

自古历史上有过两人合称的,包括毛泽东和朱德,张学良和杨虎城,孙中山和黄兴等。以上无不是合作默契同时私交甚笃的亲密关系。

▲ 左:李宗仁,右:白崇禧


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不仅是同学,而且从一统广西开始两人就推心置腹,在一起共事的三十余年里,两人始终精诚合作,配合默契,逐渐成长为桂系军阀里的核心人物。

其中以擅长谋略见长的白崇禧,外号“小诸葛”,是国民党内的罕有的军事奇才,可他对李宗仁一直很尊敬,始终奉李宗仁为桂系军阀的一把手。

▲ “小诸葛” 白崇禧


说到白崇禧和李宗仁的水平孰高孰低的问题,笔者觉得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水平实无高下之分。能力是多方面的,有人擅长谋略,有人擅长统筹全局。

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关系,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一样。

你说是刘备的能力高,还是诸葛亮的能力高?

两人都是有才之人,只不过白崇禧的“才”更加着眼于谋略之上,这点我们从白崇禧一直在参谋长的职位上供职上可见一斑。

而反观李宗仁,青年时期便从军,壮年时期便成为八桂之一,将广西省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这点倒和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类似。

▲ 左:白崇禧,右:李宗仁


这说明李宗仁同样可以以才牧民,以德服人。这是一个领袖必不可缺的必要条件,因此李宗仁可以稳坐桂系的第一把交椅,实至名归。

不仅如此,牧童出身的李宗仁,身上有着农村人特有的浑厚和淳朴。这一点和民国时期其他的诸如“西北四马”,晋系阎锡山等望风使舵,摇摆不定的军阀是大相径庭的。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李宗仁回忆录》中曾经这样评价李宗仁:

得意而未忘形,当官而未流于无赖。……诛心以论之,则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也该算个德胜于才的君子。

这里提到了一个词叫“德胜于才”,我想可以概括李宗仁和白崇禧之间为什么桂系军阀奉李宗仁为首领?

对于领导来说,才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手下的人有才就行。德确实必不可少的,不然何以服人?

记得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治理国家,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因为他们甘为我所用,所以我才能取得天下。

这一点上,李宗仁和刘邦大有类似之处。

▲ 李宗仁


因此说,要论谋略,论诡计,白崇禧要略胜一筹;然而要说统御军队,将士归心,则李宗仁要强一些了。

因此来说,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水平无所谓高下,但桂系军阀奉李宗仁为领袖,只是说李宗仁在领导力方面要比白崇禧强得多。

除此之外,白崇禧的私生活混乱,也是造成白崇禧不会成为领袖的一个主要原因。


奇点历史


谁当首领,并不是由军事水平决定的。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是政治手腕。这是首要因素。从历史情况看,李的政治手腕显然比白强。李一生未败,而白晚年比较凄惨。再说,李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也明显比白要多得多。一支队伍要打仗是由多种因素支撑的,比如后勤保障,就是你的军费军饷来源很重要,没资源打个屁仗啊。而资源就得靠政治运作。

二是资历威望。李在桂系的资历肯定一比白深,威望也比白高。所谓威望,就是你得服众,大多数人得支持你拥护你。相比之下,在桂系内部,李肯定更能服众些。

三是历史形成。桂系是李创建的,他当首领是历史形成的。除非有人远远超过他,存心扳倒他,他的地位一般不会动摇。

所以,李是帅才,白是将才。李是政治人物,白是军事人物。


熙熙天下


有一则有趣的谜语:“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两人,是两人仍是一人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李白”,既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又指民国年间新桂系首领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左)和白崇禧在台儿庄

将人物合称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常见到,譬如将朱德和毛泽东合称“朱毛”、孙中山和黄兴合称“孙黄”、张学良和杨虎城合称“张杨”等等。凡是这样称呼的,一般都由两重含义:一是合作密切;二是私交甚笃。李宗仁和白崇禧就是这种公交和私交都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两人同为桂系核心人物,但几十年来团结一致,配合默契,堪称是一对模范搭档。白崇禧人称“小诸葛”,足智多谋,是国民党内有名的军事奇才,但他对李宗仁却是非常尊敬,一直奉李宗仁为桂系首脑,从来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著名历史学家、《李宗仁回忆录》的撰写者唐德刚曾经说过:

李宗仁是赤足牧童出身,为人浑厚,有着中国传统农村中村夫老农淳朴的美德。为人处世,他不是个反反复复、纵横捭阖、见利忘义的党棍官僚或市侩小人。等到他时来运转、风云际会、享荣华、受富贵之时,得意而未忘形,当官而未流于无赖。遇僚属不易其宽厚平易之本色;主国政亦不忘相与为善之大体。以此与一般出将入相的官僚相比较,都是难能可贵的。诛心以论之,则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也该算个德胜于才的君子。

当然,唐德刚此言并不是说李宗仁是个无才之人,李青年从军,壮年时期便雄踞八桂,军而不阀,将广西一省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民国时期有名的模范省。这说明李氏其才足以牧民,其德亦足以服众,稳坐桂系第一把交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宗仁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人和统帅,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是一位披坚执锐的猛将,成熟之后,更是一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主帅。论谋略,论险诈,走偏锋,李不如白;然御百万之众、进退有度、将士归心,则白不如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善于用人,会将将——在这点上,李宗仁与刘邦有相通之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云:“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李宗仁不仅有君子之德,而且在军政两行,皆有过人之处,这就是白崇禧等人终生奉其为桂系首脑而从不逾越的主要原因。


民国年间那些事


白崇禧比李宗仁水平高,只表现在行兵布阵方面,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是国民政府最能打的将领,统一广西打出名声,从北伐战争再到抗战,白崇禧都作为国民政府的总参谋长直接指挥作战,战绩卓著。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场上''血战四平"及1949年的"血战青树坪",都让我军第一战神林彪吃了大亏;中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又是白宗禧的围追堵截使我军伤亡惨重。但白的弱点是政治上不够成熟,而李宗仁看起来忠厚老实,实则城府极深,政治手腕高明,善于笼络人心,具备领袖气质。从统一广西直到成为国民政府的代总统,足以证明李宗仁能力超群,格局远高于白崇禧。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白崇禧不听李宗仁的苦劝,在蒋介石的引诱下执意去台湾,导致晚年凄凉,备受责难,形同软禁,也是他政治上短视的表现。所以李宗仁是帅而白崇禧只能做将。


原上牧马


李宗年在晚年的时候经常跟别人说,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多高超的才能,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他说自己的成功与自己的“容人”有非常大的关系,他觉得正是自己能容纳有才能的人、并合理地驾驭他们,这才能促使自己最终的成功。

李宗仁与历史中各大君王们的容人手段

其实李宗仁的角色是比较类似于秦始皇、刘邦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中功绩最大的皇帝之一,正是在他的统领下,秦国才横扫了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

虽然此前有着夏朝、商朝、周朝这样的朝代,但是这些朝代实行的都是类似于分封制的制度,君主手中把握的权力是非常分散的,正是秦始皇的出现,才把整个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上,真正开始君临起了天下。

但是这能说明秦始皇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吗?并不能,秦始皇最大的优点长处就是他会用人,正是在他的重用下,王翦、蒙恬这样的名将才能安心地引领着手下的军队纵横天下、大杀四方。

刘邦也是如此,在作战过程中正是他善于用人、敢于用人,韩信这样的名将才能为他所用,才能为他铸就了他的大汉帝国,虽然说用人、容人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因为身处权力巅峰的人往往都是疑心最重的人。

正如宋高宗和岳飞,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秦始皇、刘邦,并不是每一个权力者在用人的时候都是足够放心大胆的,正是对自己手下的不信任,宋高宗才杀死了岳飞,这才断了自己的一臂。

所以在这个时候,这种容人手段就显得很弥足珍贵,李宗仁对自己最自豪的就是这点.。


李宗仁和白崇禧之间亲密的联系

李宗仁在和白崇禧相处的时候,并没有顾忌到白崇禧对自己的威胁、并不会担心白崇禧会抢走自己的权力、并不会怕功高震主而不用白崇禧。

所以才得以在白崇禧的辅佐下,成为了广西之主,并在最后屡屡对蒋介石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白崇禧的军事能力虽然很强,但并不意味着他有统领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军阀,不仅要兼顾军事能力,各种政治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政治能力方面白崇禧是不如李宗仁的,在用人方面,白崇禧也比不上李宗仁的。

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现代的社会中有很多的职业经理人,他们都有着很高的学历,有着很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如果交给他们一个公司的话,他们将会打理得非常好,但是如果让他们创办一个公司呢?

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道理都是相通的,创业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虽然有的人某些方面的能力很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创业成功的能力。

白崇禧在李宗仁统一广西的过程中为李宗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北伐以及和蒋介石爆发的蒋桂战争中,白崇禧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虽然后来抗日战争爆发,白崇禧因为联合抗日的原因前往了蒋介石的国防部担任重要高职,但是这个时候,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 虽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蒋介石给的,但是在他的心里,他挂记的还是他的老大哥李宗仁,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曾忘却这份情谊。

能让白崇禧这么死心塌地的向着自己,我们也可以窥见李宗仁的容人、用人手段之高了。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劳燕分飞

在1948年的时候,白崇禧帮助李宗仁获得了副总统之位,最后在蒋介石下台后,白崇禧更是竭心竭力地把李宗仁推上了代总统之位上。

只不过李宗仁在成为代总统之后,他当即受到了下台的蒋介石针对。

蒋介石虽然下台了,但是他手下的无数军队以及部门还是听他话的,于是在蒋介石的处处针对中,李宗仁面临的情势非常危急,最后整个国民政府都陷入了一片生死存亡的困境中。


这个时候白崇禧在看到窘迫的李宗仁后,他深深地知道李宗仁是不适合这个位置的,所以在蒋介石和白崇禧沟通后,白崇禧才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想去劝说李宗仁放弃代总统之位,好让蒋介石重新坐回他的宝座上。白崇禧知道这才是对李宗仁最好的选择,因此他也不介意帮蒋介石一把,而在和李宗仁沟通后,白崇禧为蒋介石转达的请求马上被拒绝了,正是因为这次的拒绝,李白二人才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彻底的分开成了两个代表不同想法的人。

后来李宗仁去了美国,他去美国之前是想劝白崇禧跟他一起去,只不过白崇禧拒绝了李宗仁的请求,他跟蒋介石一同去了台湾。


白崇禧的死因

有人说白崇禧在台湾的待遇非常之差,但实际上并不是,白崇禧虽然在台湾坐上了冷板凳,但是他也受到了蒋介石的优待,除了平常受到蒋介石派的卫士监视之外,他是可以随意去任何地方旅游的,在生活方面也有相应的补助。

而白崇禧去世的时候也已经有73岁的高龄了,这个年龄对很多人来说都算得上是正常的死亡年龄,在这个年龄去世对白崇禧来说其实已经是足够的。

对于白崇禧的死法,他的儿子白先勇曾经作出过解释,他说自己的父亲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被蒋介石暗杀而死,对这个说法我比较认可。

所以说白崇禧之所以没能取代李宗仁成为桂系军阀之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宗仁身上有着领导人的气魄和很强的容人之量,他能容别人所不能容,这才能让白崇禧一直以来都死心塌地跟着他。


孤客生


白崇禧比李宗仁水平确实高,但只限于军事上,而李宗仁不但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他还是广西的实际主政者。白崇禧被人誉为“小诸葛”,虽然带兵打仗厉害,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所以只能屈居新桂系中的二号人物。



而李宗仁和白崇禧人们称其为李白,他们都是桂系的军阀,主政广西长达十几年,而这二人和黄绍竑合起来还有桂系三巨头之称,可以说他们是桂系的代表。而桂系和蒋介石有过多次矛盾,李宗仁也有过好几次反对蒋介石的军事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抗战时期也颇有贡献,比如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便是李宗仁指挥杂牌军的一次大胜。而在抗战时期,白崇禧则担任的国防部长,亲自为蒋介石制定战略计划,所以说白崇禧的军事才华是值得肯定的。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李宗仁当上了国民党的代总统,达到了他一生权力的巅峰时期,而之后白崇禧领导的桂系军队被解放军消灭于西南一隅,没有了军队的李宗仁后来去了外国,而白崇禧则是去往了台湾,李白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历史之绝唱



白崇禧无论哪个方面,政治,军事,思想境界,都没法和李宗仁比,所以始终认李宗仁为老大,也是心服口服!



政治上,李作为桂系领袖,起家最早,最有感召力,与阎锡山,冯玉祥,张作霖,蒋介石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名义上蒋是国家领袖,在各自地盘都是自己说了算!


白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威和地位,也就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就是个人的道德教化、思想影响和人格魅力,李如果是帅,白只能成为将。

军事上,不少人说白强于李,可是白只是参谋为主,有几次漂亮的大的胜仗是白亲自指挥的?李在第五战区,可是亲自指挥了抗战以来首次最辉煌战绩的台儿庄战役!无论大局观军事战略思想,现场战术指挥李应该不次于白。


民族大义上,李大局观深远明确,能屈能伸,看清世界发展潮流,以国家统一民族大义为重。白气量狭小,失败了跑去孤岛割据,自己落得个凄凉晚景,还是没有达到李的眼光境界。

所以,事实上也就是李从来都是桂溪名副其实的领袖,这是桂系李白黄实际水平的真实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