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吵架时怎么解决?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下班路上路过公园,一群小姑娘在玩跳绳,忍不住停下脚步看了会儿。突然一个小姑娘跳起来的时候,撞到了另一个小姑娘,被撞的小姑娘哭了。

孩子吵架时怎么解决?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这时,被撞的小姑娘的家长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吵吵嚷嚷的。直问是谁欺负了她家孩子,凶恶的模样感觉要吃了这群孩子一样。被撞的小姑娘依然哭个不停。

此时,撞人的小姑娘挺身站了出来,对着发火的家长说了句:“阿姨,对不起,我不小心撞到她的。”虽然口里在道歉,但是说话间眼神很明显在瞪着被撞小姑娘。

既然人已经道歉了,并且没出啥事,家长又念叨了几句后就走了。

孩子吵架时怎么解决?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跳绳游戏又继续了起来,但是这次大家自动的不再带被撞的姑娘玩了。她孤零零的站在旁边,不明白大家怎么就突然孤立她了。

我默默地站在远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陷入了沉思。

记得上小学时,我也常和同学朋友们发生争吵打闹,但是母亲几乎没有参与过矛盾的和解。她的口头禅常年都是:“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解决。”很显然,她对我放心过了头,为此,我也被请过几次家长。

但是,像今天这种被同学朋友孤立的事儿,在成长阶段我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在吵吵闹闹中,我和好几个小时候打架的朋友还成了一生的挚友。

孩子吵架时怎么解决?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孩子在成长中,会逐渐明白他不是世界的唯一,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围着他们转动。他们会明白世界的规则,并为此感兴趣。而这些规则不是家长能给交给他的,他需要自己去尝试和理解。

如果被撞的小女孩的家长没有走来,我相信结果就是:伙伴将她拉起来,关心问两句,然后道个歉,大家又一起欢乐的投入到游戏中。因为这就是规则啊,一起游戏有输赢,有冲撞。既然加入了,就应该承担它所遇到的各种结果。

而现在家长的介入,让小姑娘失去了朋友,让大家瞧不起她,不再陪她玩。所幸撞人的小姑娘家长不在,如果在说不定双方还会打起来。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小孩打架,大人别管。

上小学以后的孩子,虽然依赖父母,但是他们却更渴望独立。他们不屑于再同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玩,他们不再希望父母把他们当孩子去宠爱和呵护,甚至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所以作为父母,我要相信他们,他们有能力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我们也不必要去介入他们的世界。

小朋友容易发生争吵的原因:

1、 家人纵容,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全家都会围着孩子转,造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况。所以在外常常一定要争个赢,所以在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们就容易发生争吵的行为。

2、 刻意模仿,性格蛮狠粗暴。

有些家长天生脾气火爆,家里外面一有什么事儿就容易动手。且不知在旁边看着在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形成了用拳头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外一不顺心就容易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吵。

3、性格要强,不愿退让。

孩子为了坚持正确的行为规则,而又无力去说服对方时候,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也容易引起争吵。

面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大人该采取的对策

1、不急于干涉

发现孩子吵架时,先要保持冷静,持中立态度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性,将其中一位迅速带离现场,或者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让他远离争吵。

3、保留孩子的尊严

如果确实需要对孩子进行明确的批评教育,也不要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作出侮辱式的评判,避免给他人心目中留下坏孩子的错误印象,从而嘲讽、排斥他,使孩子生活在自卑当中。

4、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对错,了解他对事情的看法,从而帮助他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