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脈村算清「三帳」精準核查脫貧成效


雙脈的秋天,在焦急的期待中,一夜之間悄然而來。歷時五年的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等待收穫一秋的金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賬”。九月的時光裡,駐村工作隊同村裡的鄉親們一起,一筆一筆計算著五年的收成,算清“三筆賬”,精準核查脫貧成效,確保全村2018年如期按質脫貧“摘帽”。

一是算清“收入賬”。雙脈村坐落在保山壩以西的半山坡上,曾一度以伐木燒炭維持生計。針對人均耕地少,富餘勞動力多的村情,2014年起,村“兩委”發動劉以國等6名黨員帶頭外出務工,闖出了一條務工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到2018年9月,建檔立卡戶外出務工人數已達到了210人,除劉以拴戶因病無法務工外,已實現全部建檔立卡戶均有人員在外務工。收入有了源頭活水,算賬就容易了。雙脈村統一了賬本,駐村工作隊員人手一冊,與群眾面對面核算,既算生產經營性收入、生態補償收入、轉移性收入等收入賬,更著重算務工收入賬,具體到務工地點、務工行業、務工工資和年務工時間,甚至於沒有務工的人員也要算清原因,最終由貧困戶現場簽字確認,“無微不至”算清一家一戶一本賬。算賬的同時,引導困難農戶懂感恩、明榮辱、當自強,消除“貧困意識”,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收入賬明白了,老百姓心中也亮堂了起來,在“幫一把”走出生活的困境同時,也學會了“自立自強”。

雙脈村算清“三賬”精準核查脫貧成效

二是算清“支出賬”。收入賬算清了,還必須算清支出賬,看清收支兩條線。收入賬是農戶的全部家底,可能勉強能應付日常生活開支,一旦天有不測風雲,則可能入不敷出。算清支出賬,才能有效杜絕“越扶越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現象的發生。因此,在算支出賬的過程中,雙脈的駐村工作隊員不僅僅在賬面上做好加減法,更因變而動,深入到困難群眾的生活中去。教育支出、生產支出、看病支出等一個不能少算。雙脈村118戶建檔立卡戶,除已脫貧42戶外,其餘76戶有71戶年人均純收入已達到3500元的脫貧退出要求,尚有5戶無法如期脫貧,通過政府兜底保障。其中建檔立卡戶沈福洪就因2018年4月兒子發生重大車禍,入不敷出,脫貧無望。算清支出賬,可能影響貧困發生率,但一定會降低錯退率,保障脫貧退出的準確率,提高群眾的滿意度。群眾滿意了,才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雙脈村算清“三賬”精準核查脫貧成效

三是算清“成果賬”。雙脈的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已取得決定性成果,但成果賬很多時候還是一本糊塗賬。政府部門各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幫扶幹部一知半解,農戶說不清道不明。為了讓群眾對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瞭然於心,明白惠從何來、清楚惠在何處、知曉恩向誰報,雙脈村駐村工作隊通過對接政府部門“大數據”,整合數據,抽絲剝繭,具體到戶、精確到人、精準到資金,形成一張獨特的《明白卡》算清成果賬。明白卡不僅有戶主、結對幫扶人員、致貧原因和家庭收入等老生常談的內容,還有飲水、醫療、住房、養老和就學等脫貧硬指標,更創新加入了脫貧措施和成效,一戶一卡,既算清了總賬,又算清了細賬。誰家獲得了扶貧小額信貸、誰家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誰享受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誰接受了實用技術培訓、誰在何處實現了穩定就業,一目瞭然,接受群眾監督,杜絕了“扶貧失真”和“數字扶貧”,有效防止了“被貧困”或者“被脫貧”,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黨的關心和溫暖。

“人人心裡都有一本賬”,與群眾一起算“脫貧賬”,既要算清“收支賬”,還要算清“支出賬”,更要算“成果賬”。正視成果,補齊短板,老百姓才能買“賬”,才不會找幹部“算賬”,脫貧攻堅,才會有秋的累累碩果。

(作者:陳保平 孔維藝 隆陽區板橋鎮雙脈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電話:150870225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