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槍手」許海峯的退休生活

剛剛過去的中秋和國慶假期,許海峰哪兒也沒去。自從2017年11月從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職務退休下來後,買菜、做飯、喝茶聊天,逐漸成為許海峰的生活主旋律。

經歷運動員時期的巔峰,跨越二十餘年的教練員和政務生涯,如今61歲的許海峰依然住在國家體育總局分發的單位房裡,生活像他一身老式的“梅花牌”運動服,質地樸素。

“中國奧運首金”的身份,在他參與公益事業時仍然熠熠生輝,引來不少合影者;卻在他匆匆趕往菜市場的步伐裡,在聊天時“有好吃的不能告訴你”的玩笑表情中,在菜販“那個打槍的”一聲辨識後,卸下歷史的榮光,迴歸漸趨晚年的安心和真實。

正如許海峰談起體育生涯時感慨“任何行業任何人都有規律”,日漸發福少露面的他,也在鍋碗瓢盆中參透人生的智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逸男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逸男、高凱珅

“神槍手”許海峰的退休生活


許海峰獲1984年奧運會首枚金牌。

談奧運首金:證明我不是蒙的


廣州日報:進入射擊之前,有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運動員?

許海峰:人生在走的時候,有很多機遇在裡面。碰到機遇就走,碰不上就平常了嘛。所以就隨著時代去走,在有選擇的時候可以選擇,一般都沒有選擇的餘地。

廣州日報:中國奧運首金的榮譽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壓力?

許海峰:壓力肯定會有。拿了冠軍以後,黨和國家給了很多榮譽。我的壓力最大是奧運會後的第一場比賽,1984年11月在福州。當時我聽外界輿論,說這屆奧運會冠軍的金牌含金量不夠,因為東歐很多國家沒參加。

第二,有人說我拿冠軍是蒙的,因為我是1982年加入國家隊的運動員,1984年拿冠軍,訓練兩年不到。我要證明我不是蒙的,所以奧運會後的那場比賽,我非常認真地準備了三個月,最後拿冠軍了,比奧運會成績多兩環,568環。到2016年巴西奧運會,這個項目的冠軍,成績還是565環。

“神槍手”許海峰的退休生活


退休後的許海峰

談王義夫:他奪冠有我的功勞


廣州日報:王義夫當時是1984年奧運會射擊項目的第三名,和你一起站在領獎臺上,你們私下的關係怎麼樣?

許海峰:我倆一直很好。1988年漢城奧運會起,我們合併成一個班,賽前住一個房間。晚上熄燈後我們躺床上休息,沒事就聊聊天。

王義夫後來拿冠軍,跟我有很大關係。他1977年成為運動員,但很長時間沒拿到國家和世界冠軍。住一起時間長了後,我跟他說了一些實話。第一他的打法太快,最快2到3秒一槍。兩個半小時60發的比賽,他最快45分鐘打完,成績還不錯。但這種打法在重大場合很難打出來,兩三秒鐘內不響槍,那發子彈肯定就沒打好。並且重大比賽容易緊張,到奧運會,可能出現一兩槍沒打好,不能再接著打。感覺不好,就得收槍調整了。我給他提出第二個建議,賽前精力必須高度集中。1984年奧運會,他當時就是社交比較多,跑去換紀念章啊,跟其他運動員聊天玩去了。

廣州日報:同行相爭,他會接受你這些說法嗎?

許海峰:說這個很傷人的,開始肯定是不接受,那不得慢慢聊。我就給他舉例。1984年奧運會,我在賽前精力高度集中,什麼事都不幹,準備了很細的參賽方案,寫下從幾點起床到最後結束,分分鐘都安排好。

他慢慢也會接受這些,調試打法。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我們又住一個屋。賽前他跟我說‘這次比賽,你幹什麼我幹什麼’。他就跟著我,比賽打到最後還剩六分鐘。結果他拿冠軍我沒拿到,我是因為太自信而失誤了。

談射擊賽事:0.5的視力也能打


廣州日報:你射擊有沒有一些獨特的習慣和方法?更多是靠感覺還是靠技巧?

許海峰:感覺沒用。人家說眼睛不好全憑感覺,那就完了。射擊實際上對視力要求不高。當年在供銷社賣了兩年的化肥後,氨氣經常刺激眼睛,我的視力實際上只有0.5,散光厲害。0.5夠用,我基本上能看清,像手機屏幕很小的字都沒問題。

第二,射擊的好壞在於動作的協調性。要讓槍支穩定,需要手部肩部各個肌肉群的協調,力量協調好,槍支就穩。

第三是一致性。每一發子彈、每一槍舉起的動作要一致。這一槍這個動作下一槍那個動作,不行。

談現代五項:難以整體推廣


廣州日報:2004年你調任自行車和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分管現代五項,這個項目在當時算冷門嗎?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許海峰:這個奧運會項目一百多年了,但在中國,過去不太重視。我上任後,先分析現代五項適合不適合中國人。中國人向來擅長技能項目,體能項目差一點。五個項目裡射擊、擊劍、馬術都是技能項目,我們的運動員又全是從游泳選的,所以是適合中國人的。

我就開始找問題。第一個是思想境界,那時運動員想的是隻要在全國拿名次就行,沒想到在世界大賽上爭冠軍爭名次。然後看訓練和比賽發揮。

只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就好了。

“神槍手”許海峰的退休生活


許海峰在菜市場買菜。

廣州日報:十幾年過去,現代五項在商業推廣上有沒有比以前好很多?

許海峰:現在肯定要好一些。我在分管這個項目之前,全國註冊運動員只有85個,抓了幾年以後,最多的時候我們全國註冊230個人。

現代五項是不會作為整體推廣的,普及太難了。第一射擊,槍支受國家管制,普及不了。第二,馬術是貴族項目,弄一個馬術訓練得花多少錢?所以我們把五個項目拆分,把馬術排除。槍支管制,我們就讓廠家生產沒有安全問題的激光槍。外形還不能特別像槍,不然就變成仿真槍,國家也不允許。外形一看是玩具,就可以普及了。

射擊和現代五項的民間賽事都是國家體育總局包括中國射擊協會改革以後推出來的,還不超過兩年。現在先從學校、社區慢慢推廣,讓大家知道這個項目。射擊訓練很枯燥,我們把跑步和射擊結合起來,跑幾百米打幾個靶,這樣娛樂性比較強一點。

談教練生涯:常找運動員聊天


廣州日報:據說你做教練很嚴格?

許海峰:實際上我並不嚴。但是我做運動員、做教練話都很少,所以就給大家這個感覺。訓練場以外,我做的事很多,經常找運動員聊天,瞭解他們的家庭、感情狀態、性格等。

我在國家隊做教練這十年,我基本上不太教運動員技術,因為只要進入國家隊的都是高水平。我主要解決比賽發揮,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廣州日報:你會不會做很詳細的賽前準備方案?

許海峰:我做教練要求運動員按計劃來,我一看錶幾點,就知道我的運動員應該在什麼位置,必須按這個做。

後來我分管現代五項主任,要求各個隊伍做計劃,並寫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2008年奧運會現代五項賽前,我花了兩個月從全國調了很多擊劍運動員來陪練。擊劍項目共36個人參加奧運會,每個人要面對35個對手。教練就寫下這35個人的名字、特點、應付方法。比賽抽籤後,對手名單和順序出來了。我就用剪刀,把35個人的信息剪成一小條,按順序整理訂好。然後打一個翻一條,讓運動員看對手信息。就像翻書,書翻完就打完了。最後錢震華拿了奧運會現代五項的第四名。

“神槍手”許海峰的退休生活


買菜收穫滿滿。

談廣東歲月:冬訓多在廣東


廣州日報:去廣州一般是什麼場合,然後喜歡去哪裡?

許海峰:1984年奧運會前,我的第一個冬訓就在廣州。後來做教練,我們基本上有2/3的冬訓都在廣東。廣東各個地方都有去過,經常出去吃飯。

廣州日報:平常喜歡出去走走逛逛嗎?

許海峰:我不喜歡逛,比較靜,就坐哪地方看看書,看看電視啊。我特別喜歡喝茶,到哪個地方出差,都帶著茶具、茶葉等,和一撥人喝茶聊天。我的人緣關係特別好,喜歡找人聊天,會把我的想法和一些經驗傳授給大家,也從別人吸收一些經驗。

廣州日報: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來,你在廣東感受最深的變化是什麼?

許海峰:廣東很多東西是走在改革開放前頭的,比如個體戶、小產品深加工,再慢慢往內地延伸。當時有很多做各種生意的人,從廣東倒東西到內地來賣。包括有很多的改革方案,是廣東作為試點後向全國推廣。


談退休:退下來就是社會人


廣州日報:三十多年來,你體會到的我國在體育方面經歷的巨大變化是什麼?

許海峰:在改革開放初期,體育的騰飛發展對國人正能量的教育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特別是振奮民族精神,提高國人的凝聚力,畢竟體育取得的成績是世界級的。

到了中期,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到2008年應該是體育的鼎盛時期,然後開始回落,到一定階段又會慢慢回升。我估計東京奧運會的成績會比巴西奧運會略好,大概在三十五六塊金牌左右。任何行業任何人都有發展的趨勢,這是規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廣州日報:現在退休下來,有沒有走下神壇的感覺,現在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許海峰:身體很重要,然後吃飯,能吃能喝就行。現在退休下來了,擺正心態,不去跟人家瞎摻和。包括國家體育總局的很多活動我都不參加,因為退休了就是社會人,人家需要我去做一些公益活動,我會做,其他的我基本都不去。

記者手記:

昔日首金退休安做普通人

用“走下神壇”來形容這位昔日老將,或許很沒勁。很多的細節,在一場預約兩小時的採訪中,令人驚喜地呈現。

起初,我還有些擔心,採訪地點選在北京天壇東門附近只有一個包間的小餐飲館,恐怕實在“不體面”。一見面,等來的不是評價,而是許海峰一句委婉的抱歉,“計算不足,走過來晚了一分鐘”。反而引他興奮的是,順路有一個早市。他解開“梅花牌”運動服上衣坐下,笑著給記者“施壓”:“咱們十二點前聊完,一會兒還要去買菜”。

他把手機鎖屏,只顯示一秒秒流逝的時間。如他所言,訓練場外,他很喜歡和人聊天,“天南地北地聊”;喜歡看訪談、科普節目,稱“知識面很廣”。憶起來廣東時,“丹霞結構、喀斯特地貌我都知道”。不過又笑著認輸,“天文上差點,星太多記不過來”。

他的視力只有0.5,這在他進入國家射擊隊之前、在供銷社上班時就落下了。談起體育生涯,他的記憶仍然像報靶環一樣精確。雖然語速慢,但仍然在他不太能容許被打斷的態度中,顯出曾作為國家射擊隊總教練的威嚴。在看歷史、軍事題材的電視劇時,許海峰常常一眼就發現“裝備也錯了,子彈也錯了”。

許海峰說,射擊是內向型運動,自己喜靜不喜逛。他也不用社交媒體:微信沒有開通朋友圈,不玩微博,不懂知乎,不解“佛系”。退休後,他知足於“有時間學學做菜”的小日子,也不好拿手菜;偶爾參加一些大型、有用的公益活動,多和視力保護、推廣射擊相關。

隨後的菜市場隨行,像一場不經意的“彩蛋”,讓記者對許海峰有更多言語外的直觀印象。他快步加鞭地趕到早市,迅速奔向蔬菜攤,挑選西紅柿、玉米等。他至今沒有開通手機支付,習慣性地從隨身包裡拿出一疊嶄新整齊的二十、十塊、一塊、一角的零錢,又從菜販手中把找錢塞好。

市場上有人覺得他面熟,卻不叫上名,直到一個菜販喊出:“哎!這不是那個打槍的嘛,第一名!”許海峰接過菜回了句“認出來了”,又挪到另一個菜攤。

十分鐘左右,他已經把菜市場逛了個遍,拎著滿滿兩大袋蔬菜和魚類,準備回家和妻子一起做飯。曾經為中國奧運射落首金的一雙能手,如今正悉心烹製家的味道。

許海峰簡介:

1957年8月1日出生於福建省漳州。

1984年獲資格參加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獲得首金。

1994年許海峰退役,2001年擔任國家射擊隊總教練,培養出李對紅、陶璐娜等世界冠軍。

2004年,許海峰成為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現代五項,從冷門項目中帶出現代五項世界錦標賽冠軍錢震華,奧運會現代五項中國首枚獎牌獲得者曹忠嶸。

2017年11月卸任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