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償付能力告急急需補血 「充飢」高峯已來

隨著保險業新一輪改革轉型的推進,險企提高償付能力、抵禦風險、謀求轉型發展等需求引發資金飢渴,“增資”顯然已成為前三季度保險業的關鍵詞。

當前,新一波增資發債高峰正在顯現。聯合信用評級發佈的《我國保險機構境內外發債情況比較》(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4只保險機構發行債券,合計規模達到385億元,遠超2017年全年的70億元。而2018年前8個月的增資、發債累計金額已達664.61億元,同樣超去年全年水平。前三季度,共有29家保險公司發生註冊資本變更,增資總額為522.2億元。

償付能力告急轉型急需“補血”

通過梳理各險企披露的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情況,記者發現155家壽險和財險公司中,六成險企出現償付能力下滑,中小險企尤甚。償付能力告急引得險企紛紛尋求資本“補血”。

在8家償付能力告急的壽險公司中,中法人壽、新光海航的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兩項充足率指標均為負數;吉祥人壽綜合償付能力不足——為82.73%,低於100%的最低要求;天安人壽、百年人壽、珠江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逼近100%的紅線;前海人壽核心償付能力為65%,也相對較低。

多位中小壽險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萬能險受限對其保費收入的影響衝擊較大。轉型可能不會立竿見影,公司正通過發債、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式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

業務轉型帶來的陣痛無疑是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下降的主因。對於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隨著轉型深入,其存量萬能險保單不斷退保、新增萬能險帶來的現金流入減少。同時,為了銷售保障型產品,個險銷售人員增加、人力培訓成本上升及渠道網絡鋪設等促使保單成本快速上漲,使得其盈利能力較弱,業務資本消耗較快。

而對於財產險公司來說,除大型險企外,多數公司的承保業績並不好,甚至出現持續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通過補充資本金滿足償付能力管理及業務發展的需求。

近年來,保險公司的融資渠道呈現多樣化特點,用得最多的是股東注資和發行資本補充債兩種方式。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已有25家險企獲批增資,合計增資總金額達到725.5億元,已經遠超2017年全年增資總額。

險企增資擴股 合規下有轉機

今年保險公司股權監管規定發生變化,監管部門於3月下發《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依據股東的持股比例和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影響,將保險公司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為三分之一。

監管人士稱,對於存在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3的險企,如果有增資需求,將引導其增加中小股東股權,或者引入新的股東,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

可想而知,在這一背景下保險公司通過股權注資的方式“補血”並不十分順暢。比如,償付能力不足、風險評級業內墊底的吉祥人壽,兩次增資方案都未通過銀保監會審批,其於9月18日再次發佈公告,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增加資本金11.63億元,與此前兩次擬增資18.54億元相比,額度已大幅縮水37.3%。

然而,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轉機。10月10日,償付能力在保險業長期墊底的新光海航人壽終於在增資計劃醞釀近7年之後,迎來翻身之日。經銀保監會批准,新光海航人壽獲得新增註冊資本7.5億元,海航集團通過向兩家公司轉讓股權實現全身而退,而接受臺灣新光人壽15%股份轉讓的柏霖資產之所以放棄了控股權,很可能是因為《辦法》對單一股東持股比例的限制。由此可見,雖然新規使得保險公司擴股增資不易,但在大股東放棄控股權的合規操作下還是有望獲得監管審批的。

據記者梳理,除新光海航人壽外,今年以來股東變更涉及新股東的還有3家:眾惠相互的部分初始運營資金債權被轉讓給新的出資人;安聯財險引入京東等4家新股東以及華海財險強退違規股權後引入新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東注入資本後並不意味著保險公司就可高枕無憂。有民營險企人士表示,如果在補充資本金的壓力下,保險公司為了“過審”找來了理念並不合的新股東合作經營,將會為日後埋下隱患。保險公司在調整股權結構時,既要避免新入資本“一股獨大”,也要避免股權過於分散,出現股東訴求難以統一、影響公司治理效率的局面。

對於險企的增資擴股熱潮,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認為,若險企長期依靠股東輸血注資,走粗放型“注資-擴張-虧損”的循環老路,不注意謀求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增資擴股或可引進戰略投資者暫時增加償付能力,但無異於飲鴆止渴。長遠看來,若不從轉變業務發展模式入手,其償付能力壓力仍會存在。增資後不久,經營不善依然會拖累險企再次陷入償付能力不足的危機。同時,長期虧損也會影響未來股東增資的意願。

發資本補充債 “充飢”高峰已來

股權型注資不易行,發行資本補充債券自然就成了不少險企青睞的增資方法。《報告》指出,我國保險機構早在2005年就開始在境內發行債券,在經歷了2011年和2015年兩波上漲回落趨勢後,今年呈現出第三輪發債高潮。發債高峰與監管變化導致的償付能力補足需求緊密相關,而2018年以來,行業新一輪改革轉型推進,特別是人身險公司在2016年以來的中短期業務限制等轉型過程中積累了較大的償付能力壓力,所以險企的發債高峰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我國保險機構在境內累計發行債券共118只,規模4328.68億元人民幣;境外發債累計發行13次、共計16只債券,金額合計89.0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11億元)。

從發行規模看,上半年保險集團債券發行規模較大,人身險公司發行規模有很大回升,財險公司發行規模較上年變化不大。有7家保險公司分別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不超過4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1倍之多。發行額度最多的為人保集團(180億元),其次分別是人保壽險(120億元)和中再財險(40億元)。

對於發債之利,有專家分析道,發行補充資本債利率較低,資本補充債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相對於次級債靈活度更高,更容易被認購者接受。另外,相對於股權型增資,債券型增資的優勢是不稀釋股東的利益和每股收益。但是,債券型增資在一定的期限內需要歸還資本和利息,公司發展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付息壓力大,當保險公司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時,易使其陷入財務困局。

险企偿付能力告急急需补血 “充饥”高峰已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