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中醫講,肝應春季,春生風,在春季風為主氣,風對人體的危害很多,在

《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裡開篇就是“諸風掉眩,皆屬於風”,這樣的話這本書裡還有很多,“風者,百病之長也”,或者是“百病之始”。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風無處不在,雖為春天的主氣,但又無時不有,傷人則從表皮、肌腠、經脈、骨骼、五臟六腑,哪裡都能傷到。

風邪為陰邪,當然最傷陽氣,先使皮膚衛陽不固,所以傷風必惡風,接下來就該是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憎風、總之,全身都不舒服。

風從三穴入

所以,古人很注意風的入侵,從後腦到背,大致就是圍巾搭在後背遮住的幾個穴位,從上往下,依次為風府、風池和風門,都標明瞭風容易從這幾個地方進入,所以一定不要暴露。冬天要把圍巾反搭在這幾個部位的道理就是。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而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的晚上,睡覺的時候決不能讓這幾個地方對著打開的窗戶,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同樣的道理,女性洗頭後要趕緊用電吹風把頭髮吹乾,順便吹吹後頸脖,不讓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的晚上,睡覺的時候決不能讓這幾個地方對著打開的窗戶,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同樣的道理,女性洗頭後要趕緊用電吹風把頭髮吹乾,順便吹吹後頸脖,不讓水帶著溼氣從這幾個地方進入,而空調和電風扇更不能直接對著這幾個位置吹。

風從毛孔進

風是從毛孔進來的,不但要把毛孔理解成最大的呼吸器官,還要理解成運糧進來的通道,呼吸器官好理解。你把鼻孔按住五秒鐘以上就知道你有多難受,毛孔面對空調的情況就跟這類似。

運糧通道怎麼理解?夏天充分出汗,是為了把體內的倉房騰空,到秋天成熟季節,各種進補的營養物質才能運送與吸收進來。你堵住毛孔,一會兒開,一會兒關,倉庫也沒騰空,通道也不暢,秋天只有看著別人收穫。自己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風,到冬天沒有東西可以消耗,人就越來越虛弱了。

風從鼻孔入

除了毛孔,風還能從什麼地方進入?,鼻孔也是一個冷邪賊風的入口,鼻通肺,吸入冷風,作為“嬌髒”的肺就受不了,就要噴嚏,就要感冒、流鼻涕,所以,中藥裡有一個玉屏風散的方子,就是黃芪、白朮加防風,防風,聽名字就知道是專為給身體加屏風用的。

中醫如何理解“風”

《黃帝內經》還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為目……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志為怒……”這就將風與木、肝、筋、目、怒連在一起了。這就好理解了,風只要入侵了,接下來就會有肝木受侮,所以,肝風內動,頭頂清陽不固,煩躁不安,面色蒼蒼,舌頭縮卻,發為角音,老有呼喘不勻,筋酸腫痛,手上沒勁,眼目也頻生變故,再傳脾土,脾胃也不和。

春季防風  避風如避劍

“風”從《黃帝內經》而來,《傷寒論》名為“中風”,還有點籠統,《金匱要略》說當是半身不遂,這就跟西醫的腦溢血同類了。從病理上看,中風還是風邪入侵,從外向裡,依次為中經、中血脈、中腑、中髒幾個層次。在經脈只是表層,症狀有手足麻木、流口水、言語不利,或有半身不遂;中血脈就是胃氣大傷了,口眼歪斜;中腑就會猝然昏倒,醒來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說話困難,大小便失禁;中髒就是嚴重的腦溢血。

北方風大,所以,北方的老人癱瘓、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的比南方多。美女們防風,主要是為了保護皮膚,皮膚失去水份,表皮吹得皺巴巴。

一般來說,只要頭有點不舒服,就得注意了,當然,一般的頭疼腦熱的也不要過於擔心,按按太陽穴,或是背後的風府、風池穴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