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时期襄阳城的规模与形制

(一)唐宋元时期的规模

东移襄阳城的规模首见于唐代著名诗人襄阳孟浩然(689-740)的诗中[48]:“隄缘九里·

郭,山面百城楼。”曾随父久居襄阳的白居易于《寄微之三首》亦言“襄阳九里郭”[49]。九里城廓较六朝襄阳城略大[50]。宋李曾伯《可斋杂稿》载[51]:“襄阳一城,周围余九里,樊城亦近四里有半,夹汉而垒。”

《襄阳守城录》记襄阳城周九里三百四十一步[52]。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显然是襄阳城廓较九里多得较多,但尚不盈十里之数。现发现的南宋尺小于唐尺[53],南宋9里余或合唐9里之数,或是计入了城东北与西北角之雁翅城(详后),亦或是测量手段不同所致,宋襄阳城大概一仍唐城之旧。

(二)包砌砖墙的时间

在城垣外侧大规模包砌砖墙一般认为始于明初的高垒墙政策,《清明上河图》里的京城尚有部分土垣。襄阳城包砌砖墙始于南宋。《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十九载乾道五年(1169)知襄阳府司马倬言:

申获敕旨,再贴筑府城,用砖内外包裹,及增置楼橹守城器具,合用工物浩瀚。

接着于乾道七年八月载权京西转运判官兼权襄阳府张栋言[54]:

襄阳府城楼橹雉堞委该壮观……今欲于逐门外各筑瓮城一座……自西北角抵江岸,止二十余步,以渐颓;东至北角去江岸三百三十余步,地步广阔,敌人可以停泊。相度欲移北壁工役于西北角,抵江岸二十二步,东北角抵江岸三百三十步,与两城角团楼相接,创筑雁翅钥匙头城二座……城上接团楼,各置关门一座,外壁用砖包砌。可以照应樊城,互相策应。及两雁翅城亦可引拽军马,出奇应变。兼樊城东西城已有雁翅城,襄阳城若不依此条筑围护,则诸军车、战马、船无所系泊……今若修筑雁翅城,直接江南,则与大江移入城中无异。

将原直出直入式城门皆改为瓮城,包砌砖墙,外墙增置马面,是我国最早的砖城之一。

由于襄阳城北移至江边,城北再不需筑绕城护堤,而是筑沿江大堤。《玉海》载[55]:“乾道八年,荆南守臣叶衡请筑襄阳沿江大堤。”襄阳城北垣荆州街处现存一段宋代砖垣不仅坐实了这一记载,还进一步证实唐、宋、元之襄阳城确已北挪里许至汉水边,与明襄阳城北垣一致。《史传三编·按达拉传》载[56]:“襄阳城临汉水,岁有水患,筑堤护之,遂以无虞。”

上引乾道七年修城时一个尚未实施的规划是,于西北角和东北角各增建一座直抵江圻的雁翅城,与樊城临江东西城角已有的雁翅城南北相应,使二城融为一体,同时将“地步广阔,敌人可以停泊”的城东北角外隙地圈进城内,可极大地加强城的防卫能力。从随后项安世《送任寿朋赴襄阳令》赞美襄阳“城开雁翅入江圻”[57]知这一规划很快得到落实。《襄阳守城录》载明了该雁翅城的位置、功用与形制[58]:

北门城外东西有两雁翅抵江,稍低数尺。其城外江岸下舟船甚多,恐虜人不测掩袭,遂以两雁翅城之里创立木栅……遂措置于近江岸雁翅城两处各置水车数座,车取江水入濠……旬日濠水渐深。

知雁翅城较主城垣略低,从城北东西两角楼直抵江边,战时依雁翅城及其辅助设施能掌控江面,防敌偷袭,车水入濠可保证城内用水和阻敌攻城。天顺、万历《志》“府城”条载“新城附正城旧基大北圈门,绕东北角,接正城”是其再证。大北圈门与上述荆州街宋砖城相连接的城垣比正城低约数尺,相接处仍残留一小截相互错缝垒砌的宋代砖墙,正是当年的雁翅城,唯300米的长度不盈宋“三百三十步”之数,或是我国唯一现存的雁翅城。雁翅城南端残存之宋代砖墙即可锁定为上引《宋会要辑稿》之“城角团楼”遗存,现荆州街是唐宋元之东城垣基址无疑,与文献载唐宋东城垣在刘表墓东侧相合,其历史延续性于此显现。

现为纵轴的南北大街不在城中心位置显然是这次扩建所致。因为,在明清钟鼓楼故址上兴建的昭明台,其可考最早直接前身是南宋末年程士元所建“北望中原,一大胜景”的文选楼[59],楼“下跨市路,为一郡之胜”[60],以恒理恒制推知,该楼应建在城中心十字街北侧。若此推测不误,原城中的横轴线应为现昭明台前之积仓街与鼓楼巷。

(三)元襄阳城并未颓废

当地明清史志皆称襄阳城于元代颓废[61],事实却非如此。虞集《南平楼记》[62]称襄阳乃大元控制东南之重镇,为帝国腹里,对襄阳战略地位的格外重视晈然,直至元末襄阳城廓仍然完固。《达实巴都鲁传》载[63]:

达实巴都鲁请自攻襄阳。十二年(1352),进次荆门,时贼十万,官军止三千余……追至襄阳城南……贼自是闭门不复出。达实巴都鲁乃相视形势,内列八翼,包络襄城,外置八营,军岘山、楚山,以截其援,自以中军四千据虎头山,以瞰城中……襄阳遂平。

颓废说系对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令“隳襄汉荆湖诸城”[64]的机械解读。

注释:

[48]《与黄侍御北津泛舟》,《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孟浩然》,第三册,第1631页。

[49]《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三《白居易》,第7册,第4800页。

[50]唐尺长约30厘米,其时一步五尺,一里三百六十步。见国家计量总局等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图四三~五五,文物出版社,1984年。

[51][宋]李曾伯著:《可斋杂稿》卷十九《奏襄樊经久五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第394页。

[52][宋]赵万年著,方成慧点校:《襄阳守城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53]见《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图63、64,尺长仅28.3厘米,或认为该尺为福建地方用尺。

[54]两次修城并见《宋史》卷三十四《孝宗本纪二》,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646、652页。

[55]合壁本《玉海》卷二十三《地理·堤埭》“乾道江陵二堤”条,(日)京都,中文出版社影印宋元刊本,第516页。

[56]][清]朱轼:《史传三编》卷五十六《按达拉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59册,第934页。

[57]项安世:《平庵悔稿》卷四《七言律诗》,宛委别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第152页。

[58]第210页。

[59][元]索兰肹等修,赵万里校辑:《大元一统志》卷三《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襄阳路·古迹“山南东道楼”条,中华书局,1966年,第319页。

[60]乾隆《襄阳府志》卷五《古迹》“昭明台”条,第85页。

[61]参见天顺《襄阳郡志》卷四《城池》“本府”条、万历《襄阳府志》卷十六《城池》“襄阳府”条,第211册,第338页。

[62]万历《襄阳府志》卷四七《记》,第212册,第8页。

[63]《元史》卷一百四十二《达实巴都鲁传》,第3395~3396页。

[64]《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第186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