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爲什麼要佩戴茱萸

又是一年重陽。這個節日,從熱鬧氛圍上,略不如春節、中秋,但倒並未像上巳、花朝那樣徹底沉寂下去。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重陽節為什麼要佩戴茱萸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驅邪求壽的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什麼選擇佩戴的是茱萸?

重陽節為什麼要佩戴茱萸

重陽節時,按照民間風俗,人們要登高望遠、暢飲菊花酒,還要身插茱萸或佩帶茱萸香囊。茱萸香囊的做法是採摘茱萸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闢除邪惡之氣。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南朝梁吳均(469~520)所著的《續齊諧記》: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可以“辟邪”的功能便流傳下來,重陽節插茱萸之風,在唐代最為盛行。

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儲光羲的詩“天門神武樹元勳,九日茱萸饗六軍”,寫南朝宋武帝劉裕在重陽節宴群僚於戲馬臺,把茱萸當作犒賞全軍的獎品,可見茱萸受歡迎的程度。

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九月》記載:“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假此兩物服之,以清陽九之厄。”

時移世易,如今我們也不會像古人那樣去過重陽節的種種風俗了,但今天的九九重陽,秋高氣清,風物閒美,在此節中,不管你是登高還是居家,喝杯菊花茶或是其它,都會覺得心曠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