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的自己

镜子中的自己

很多人喜欢照镜子,有的人照镜子是为了自己欣赏自己,有的人照镜子是为了看看自己有衣着什么不妥,然后再修修补补,想走出去以后有个好形象。现实生活中镜子总是能以求真务实的形象示人,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一点都不含糊,一点都不留情面,镜子总是让人有自知之明。除了那块玻璃镜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镜子”,比如朋友,家人,同事等,都具有镜子的作用,通过这些,人们能看到自己,认识到自己,并根据这些进行自我评价。

真正的朋友犹如一面明镜,既能赞美你的优点,也须不加虚假地标明你的缺点,闻过则喜,以求改进。史上,以直言纳谏著称的魏征病逝后,唐太宗发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慨叹。以别人为镜能够透过他人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那么,以自己为镜呢?

以自己为镜,就是以自己的言语、行动为镜子,不断地剖析自己,进行思想上的清洗和行动上的反省。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等最有数,也最知情,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有一定之规,由此根据自己的判断才能制定符合自己的目标。

镜子中的自己

要做到以自己为镜,需要扎实的涵养、真实的境界和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涵养,取决于学习的力度以及判断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度,更需要不间断的探索。真实的境界,需要增进自己对世界观的揣摩、对人生观的醒悟,以及对价值观的把握,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是虚伪、做作的代名词,尤其是以自己为镜的境界,更是需要沉稳和真实。务实的作风,取决于自己的人生信念。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某个时候,有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我也似乎应该那样做,肯定不会错,缺乏一种独立人格,闹下“东施效颦”的笑话。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活方式,有一千种生活的愿望,不同的方式和愿望,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你可以参照别人的态度确定自己的态度,也可以借鉴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你必须看清自己,准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目标,弄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你的未来如何,不取决于别人怎样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能够并且应该如何做。

以他人为镜能够正言行,以自己为镜才能知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