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有没有机会翻盘?

银角大王Silver


明太祖朱元璋和崇祯帝朱由检,一个是兴国之主,一个是亡国之君,,这两位的素质,肯定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一、大明王朝建国初期,当时内部各地农民起义多不胜数,外有元朝蒙古军队的威胁,朱元璋在那种动荡、战乱不堪的局面都能立足可见朱元璋的政治、军事才能都不是盖的。

崇祯皇帝1628年继位时,由于万历皇帝的对外征战,木匠皇帝的荒唐不理朝政,明朝的国库可谓是空空如也,陕西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明朝的江山已经不稳。但国家还至少是统一的,各种政治、军事机构还健全,朝廷的威望还在,远比朱元璋白手起家的要强的多。

此时大明虽然面临亡国,只要朱元璋登高一呼,对于大明来说天下百姓还是愿意相信这个农民皇帝,汉人统治远远要强于满人统治,天下的民心依然心系大明。

二、朱元璋时期农民可以捆绑贪官污吏押送京城,明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矛盾激化。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这一点的认识远比崇祯深刻。朱元璋会采取一些政策,解决农民军的最迫切的需要和请求,缓和阶级矛盾,让明朝政府得以喘息。

崇祯优柔寡断,一会儿想要诏安起义军一会儿又反悔要去讨伐起义军,导致屡次丧失消灭起义军的战机。镇压起义后,并没有解决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农民的诉求,所以摁下葫芦起来瓢,起义镇压一次,又起来一次。

三、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文臣:李善长、刘基,武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冯胜、朱沐英、邓禹、李文忠、汤和、胡大海等。

洪都之战,朱元璋不避亲疏,启用侄子朱文正指挥战斗,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以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崇祯身边名将也不少,代表人物:孙传庭、洪承畴、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吴三桂、毛文龙、曹文诏等。

这些人要么因为党争内耗战死、投降,要么就被皇帝亲手干掉,自毁长城。朱元璋一定会对这些人善加运用,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使他们的能力最大化。

四、朱元璋对待贪官手段残酷,任何贪官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东林党人未必敢如此猖狂,例如崇祯皇帝的岳父周群,作为文官之首,崇祯让周群捐款军费,周群就捐了300两银子,还扬言卖房子救国,可是讽刺的是后来李自成军攻破北京,从周群家里一次性就抄出白银八千万两银子,从六部大臣家里抄的白银相当于明朝全国财政收入5年的总和。

崇祯上台后,大力清算魏忠贤党羽,魏忠贤后来因为害怕而自杀。导致腐败无能的文官团体上台,他们将魏忠贤任用的边关将领看做是魏忠贤党羽,不是撤换,就是杀害,最后竟没有人再去同满清作战,并且后来武将被文官压制,不能见到皇帝,导致崇祯无人可用,守着一群文官大眼瞪小眼。

五、朱元璋尽管心胸狭窄,猜疑心理重,但是他能够把握轻重缓急,他对身边人大开杀戒都是在统治基础稳固之后。而在战争年代,只要你有才能,朱元璋就会忍,这一点和刘邦类似。

崇祯皇帝苛责太过,犯错杀人,打败仗杀人,皇帝泄愤也杀人,各种原因,让大臣难逃一杀。他杀掉的内阁大学士有2名,司礼太监至少也有2名,总督、巡抚数十人。

崇祯猜忌大臣,内阁首脑他在十七年间都换了五十个,这在历史上很罕见。他不敢真正授权,国势越是危急,他越容易通过杀人立威,以为只有杀人才能让大众知警知惧,但文武大臣因害怕被诛,愈发不敢处事,李自成进京时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走到哪个城池,哪个城池的将领就投降,不是因他们打仗不行,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打,直接就投降。

综上如果让朱元璋接收明末政局,明朝不但不会灭亡,反而会开启中兴局面。


美丽青春您真痘


我的判断是,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不仅没有机会翻盘,可能亡得还要更快些。

我做出这个判断的基础,在于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事方式的认知。

明太祖朱元璋和崇祯帝朱由检,一个是兴国之主,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英明神武的老祖宗,一个是家产赔光的败家子,依着一般人的逻辑,一定认为,这两位的素质,肯定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其实,崇祯帝和明太祖,他们在性格上是蛮相像的,而且个人能力都很强。

朱家血统中最强的基因,是独断与猜忌,两者合起来,有个词,叫“雄猜”!

“雄”在这里不完全等于“雄杰”,毕竟雄杰之主是要靠事功做支撑的,比如成祖朱棣,文治武功,颇可称道;而明代历史上颇多雄猜之主,事功却不那么“雄”,时局整体下行,比如嘉靖和万历,这两代给人的整体印象都不咋地,然而嘉靖与万历两帝,确实都是猜忌、刻薄和残忍之人,尤其是嘉靖帝,他一生杀了许多文武大臣,包括一名首辅大学士(夏言)。

明代历史上的糊涂皇帝并不多,如果细察历史记事,更不难发现,老朱家的皇帝,多很精明、善察,而且经常察之过严过苛,导致君臣互不信任,难以合作(如万历朝),极端时便发生大规模的诛杀大臣现象。尤其是三个朝代:洪武、嘉靖和崇祯。


与他的曾祖、祖父很像,崇祯帝也是雄猜之主,行政颇有霹雳手段,好比他即位之初即扳倒了权阉魏忠贤,撤回镇守监军内官、大手笔钦定“逆案”,做事雷厉风行,翻脸杀人都毫不客气。袁崇焕那么高的功勋和人望,他说杀死就杀死了,以后杀人都杀到手滑,在他手里杀掉的内阁大学士有2名,司礼太监至少也有2名,总督、巡抚数十人(可参见我写的“明宫揭秘”系列之《大明那些九千岁》)。

在明朝灭亡前的这十几年,杀死的文武大臣人数之多,仅次于明太祖洪武时期。与后者主要是政治清洗不同,崇祯时是皇帝苛责太过,犯错杀人,打败仗杀人,皇帝泄愤也杀人,各种原因,让大臣难逃一杀。

朱由检不懂得爱惜人才,以为靠不断的杀戮,就能振作人心,扭转明王朝倾覆的命运。其实他杀的好多人都是罪不至死,甚至是冤枉的!

最可笑的,或者说最无耻的,还在杀了那么多大臣后,面临山河破碎,他还在感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稍有才干的大臣都被他轻掷了、被他杀光了,他不就是奔着亡国去的么?他就是标准的亡国之君!


我想,如果换朱元璋到崇祯时来,他同样会像自己的孙子一样,以杀为事,甚至可能加倍地大开杀戒。

在极端君主专制集权的体制下,传一道旨便杀人,是最容易落实的,而最难的,却是培植根本、凝聚人心,与臣子一心,共赴时艰,真正赋予文武官员施展才华的足够权力和信任(想一想唐代在安史之乱时,何以大败,何以大胜?无非在皇帝是否信任臣下)。

可是,无论是朱由检还是朱元璋,他们都做不到!

他们猜忌大臣,不敢真正授权,国势越是危急,他们越容易通过杀人立威,以为乱世用重典,只有杀人才能让大众知警知惧。其实他们错了,轻于人才,随意屠戮,除了让文武大臣因害怕被诛,愈发不敢任事外,是不会有任何积极效果的。

无论是开国还是乱世,人才都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可惜太祖和崇祯,都只是自爱太深的专制君主,在他们眼里,只有皇权威严,毫无真正体恤臣民的诚意(当然,他们都会空泛的讨论“爱民”)。


为什么同样是雄猜之人,太祖、成祖能成为一代“圣主”,而嘉靖、万历、崇祯却沦为末世之主代表?这主要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同样都想有所作为,同样具有才智和能力,但他们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圣主还是亡国之君?却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与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

崇祯在努力拯救危亡时,犯了很多错误,而最根本的错误,源自他的“雄猜残忍”的个性。而他在个性上,恰恰与朱元璋极为相似,假如老天爷想做个游戏,发一道敕令,将朱元璋调回两百年后,让他接过朱由检的班,干干试试,我相信,明朝照样会亡在他手里,由于朱元璋屠戮之心更为“雄杰”,他可能还不如朱由检呢,“崇祯”一朝,也许还熬不到17年!


皇帝不称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崇祯皇帝继位前的明朝局势。

崇祯皇帝1628年继位,交到他手中的江山,可谓是各个派系情况复杂。由于前期明朝万历皇帝的对外征战,再加上木匠皇帝的荒唐不理朝政,明朝的国库可谓是空空如也,天启皇帝在位期间,将朝政交给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导致魏忠贤开始极力排挤打压东林党文官集团。崇祯皇帝继位第一年,陕西就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所以崇祯皇帝还没有执政呢,明朝的江山已经出现了不稳定。魏忠贤在位期间,极力打压文官集团,镇压农民起义,任用主战派将领同后金交战,明朝还勉强维持下去,因为魏忠贤虽然排除异己,打压政敌,但是魏忠贤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草包,反而魏忠贤对于什么人能用,怎么用知道的很清楚。崇祯皇帝上台后,一直怀着中兴明朝的使命来治理朝政,大力清算魏忠贤党羽,魏忠贤后来因为害怕而自杀。然后东林党人文官开始反击,他们将魏忠贤任用的边关将领看做是魏忠贤党羽,不是撤换,就是杀害,导致反而最后没有人再去同满清作战,农民起义军在崇祯统治时期,崇祯皇帝优柔寡断,一会儿想要诏安起义军一会儿又反悔要去讨伐起义军,导致屡次丧失消灭起义军的战机,而魏忠贤时期,魏忠贤对于起义军还是很残酷的,根本就不和起义军谈判,而崇祯则优柔寡断。

崇祯上台后确实清算了大量贪官污吏,但是这些贪官污吏有一部分还是有些本事的,还是在某些方面可以替明朝镇压起义军,和满清作战的本领的。他们被清算后,剩下的文官团体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人可以替明朝解决摆在眼前的,镇压起义军的问题,。

然后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翻盘的。朱元璋个人军事指挥能力很强,而崇祯却不能自己带兵打仗。其次朱元璋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坚决,在治理朝政上也毫不手软,对待贪官污吏心狠手辣,并且朱元璋同情农民,在朱元璋时期农民可以捆绑贪官污吏押送京城,所以朱元璋如果接手崇祯的话,会首先安抚农民起义军,惩罚贪官污吏,解决农民军的最迫切的需要和请求,农民军起义的原因被解决,那么农民起义也就不会发生了。崇祯虽然也多次镇压了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源是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农民不得不造反起义,而崇祯镇压起义后,并没有解决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农民的诉求,所以,镇压了一次,又起来一次,而朱元璋出身农民,明白农民最需要什么,所以朱元璋会很好的解决农民起义的问题。

其次,明末魏忠贤被杀后,腐败无能的文官团体上台,再也没有另一个魏忠贤来制约文官,导致后来武将们被文官压制,不能见到皇帝,导致崇祯无人可用,守着一群文官大眼瞪小眼。朱元璋,其自身军事能力超群,并且,其出身武将,可以很好的任用良将,并且他自己痛恨贪官,东林党人也会得到清算,例如崇祯皇帝的岳父周群,作为文官之首,崇祯一直认为他是个清官,最后崇祯让周群捐款军费,周群就捐了300两银子,还扬言卖房子救国,可是讽刺的是后来李自成军攻破北京,严刑拷打各个文官,从周群家里一次性就超出白银八千万两银子,从六部大臣家里抄的白银相当于明朝全国财政收入5年的总和,可见东林党文官集团也是贪官污吏,崇祯光清算魏忠贤,但是却忘记了文官团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朱元璋对待贪官手段残酷,任何贪官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并且朱元璋懂得任用人才,而崇祯一味的指望废物的东林党人,导致下面的人才被东林党人压制,不能得到重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个人军事能力超群,即使手下无人可用,朱元璋本人强大的军事手腕,也可以让他指挥明军消灭起义军,并且压制满清的发展。

朱元璋建国初期,中国的局势要比明末复杂的多,各地农民起义多不胜数,并且还有元朝蒙古军队的威胁,朱元璋能够在元末明初如此复杂的局势下统一中国,并且将强大的蒙古人赶出中原,可见其本身的能力是很强大的,其手腕以及文治武功可以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齐名,连毛主席都对朱元璋加以肯定,所以明末的局势要比明初好多了,所以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反水的,不仅可以解决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问题,还可以消除满清的威胁,毕竟明朝末年,国家还至少是统一的,而朱元璋打江山可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打出来的,所以如果让朱元璋接收明末政局,明朝也不至于灭亡了,反而会开启中兴局面。

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推测及看法。


忘川星玉


哈,历史能有如果吗?不可能啊。真要来个关公战秦琼,那就来分析一下。洪武皇帝何许人?安徽凤阳农村的一叫花子,凭着一只要饭碗最后在应天府坐上龙椅,说唐僧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那朱元璋的遇到的困难只会在唐僧之上,这是用运气二字就能解释的过去的吗?相信所有人都不会相信。朱元璋起事时,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差的基础,刘邦、李世民杨坚等,哪个基础不比他强?但最终他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于他隐忍、知人善任、善纳忠言、策略对头、决断力强,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但此人绝对是个绝对厉害的人物,开国皇帝中哪有蠢蛋呢?即使遇到崇祯皇帝所遇局面,哈哈,给朱元璋十年,能把满清再打回起事时的十七人。即使是最后,崇祯也不是没有机会翻盘,但是拘泥于形式、名声,不敢做出大胆决定。朱元璋会吗?不会,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让朱元璋替崇祯是大材小用,给明成祖就行,也能挽回局面。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春风7023121


在明朝历代皇帝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性格是最像太祖朱元璋的。所以,换成朱元璋,明朝一样没机会。

(比较一下这两位高祖玄孙的画像,长得像不像?至少性格上,崇祯是最像朱元璋的)

首先,崇祯实在是运气不好。《明史》里一句话可以概括: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崇祯本人的作为不像是一个亡国的皇帝,但历史让他处在了亡国的位置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他这一边。结果成了亡国之君。

其次,崇祯的性格像朱元璋。一是好面子,二是急躁,三是多疑。朱元璋一旦打败北元,大杀功臣,为的是防止功臣夺位,但建文帝败在自己叔叔手里,很大原因也是朝中无宿将。崇祯在位十七年,用的人才确实多样,进人也用,举人也用,文官也用,武将也用,宦官也用,宗室也用。后人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进入内阁的相当于宰相的官员,足足有五十人之多。但是一旦崇祯觉得这人有问题,马上就会罢免甚至杀掉。这一点也很像朱元璋。

最后,朱元璋制定的皇权至上制度是明朝败亡的最重要原因。

朱元璋极度担心皇权失落,制定了种种政策来保障皇帝权力不受限制。所以明朝皇帝任性起来,根本没有人能控制得住他们。正德皇帝各种胡闹,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臣们虽然能维持政府的运转,但对皇帝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崇祯虽然不是胡闹的皇帝,但他朝令夕改,喜怒无常,用人杀人都无比迅速,也没有任何制度能够纠正他的做法。这是明朝制度最大的问题,也是崇祯亡国的最大原因。


杨早讲史


其实不用朱元璋,换成朱棣去就足以翻盘了,明朝的灭亡的确是因为内忧外患,首先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内部腐朽不堪,这个时候爆发了农民起义,再加上还有满清的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灭亡很正常,可是话说回来,这一切都是能够改变的,只不过崇祯没有做到罢了。

天灾人祸不用说,很多朝代都遇到过,处理不得当就会引起民众起义造反,内部腐朽不堪,这个就要考验皇帝的能力,如果皇帝有能力这些都可以解决,内部问题已经解决的话,起义成功的几率非常小,至于满清的入侵,也是可以处理的,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人可都是中国历史上雄才伟略的皇帝。

崇祯在位十七年,没有对整个朝廷做出一点贡献,唯一的政绩就是扫平阉党,实际上扫平阉党的危害也不小,文官集团一家独大。满朝文武没有人相信崇祯的能力,在崇祯遇到事的时候,没有人帮他,最简单的一件事,崇祯需要钱,大臣全部哭穷,天下的皇帝连钱都凑不出,李自成进京之后,在这些哭穷的大臣中搜出了无数的金银珠宝。

且不说崇祯得不得民心,最起码不得大臣们的心,在李自成进京的一路上,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走到哪个城池,哪个城池的将领就投降,可以说明朝末期士兵毫无战斗力,不是说他们打仗不行,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打,直接就投降,这样的情况崇祯当然无力回天。

如果换成朱元璋和朱棣呢?这两个人都会用人,崇祯疑心非常重,在位时期换了无数大臣,即使是内阁首脑,他在十七年间都换了五十个,这在历史上很罕见。朱元璋即使是杀功臣,他也非常的会用人,他遇到的这些事,朱元璋都能很好的解决,不会那么容易就让明朝灭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我觉得没有问题:1,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李自成可向朝廷要求过招安。是崇祯犹豫了,主要是没有钱嘛。文官们一反对就犹豫了。换朱元璋肯定就不会犹豫了,直接先答应再说。没有钱的话,有了这批农民军,直接杀几个北京城的大官就有钱了。这点从李自成在北京抢的钱就可以看出来了。招安李自成,再把李自成派去打满清,有着关宁铁骑在,直接把李自成看住了。满清也炸翅不了。2,就算这一步李自成的农民军到了山海关 吴三桂也投降了。那就直接算南明。南明当年可也是发起过北征的。最大问题,是南明没有统一核心了,今天这个王监国,明天那个。今天这个将军打那个 ,向史可法的失败是把军队调过去抵挡左良玉了。3,明朝最大问题是党争,向朱元璋这样的劳模 绝对首辅都不会设置。所以,党争的土壤都会失去,再加上朱元璋的霹雳手段,东林党那班人就歇息吧。

综上所述:换朱元璋绝对能翻盘

………………………………………………………………………

欢迎关注本号,一起交流历史杂谈,戏说武侠


原单东莞


先回答结论:不能。

在《明朝那些事儿》风靡之后,全国掀起了一阵对明史的热情。在书中,作者对明朝十六帝评价个个都很高,给人留下一种明朝是历史上最好的时候的错觉。

对于开国之君朱元璋,几乎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了。即便是末世之君崇祯,也认为他只是生不逢时,一力扛起了列祖列宗们留下的烂摊子,却天意弄人气数到头,王朝终究灭亡。

王朝灭亡的颓势,从来不是一两个人造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挽救的。

在中国大一统的王朝中,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完全是草根出身的皇帝,只有朱元璋一人。从皇觉寺里的行脚僧人,而义军统领,而吴王,而皇帝,朱元璋成功实现了一枚屌丝的逆袭。

封建王朝也就这么一人。

在明末清初的风雨飘摇中,很多人希望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朱元璋正是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

然而,大家总是会忽略,朱元璋之所以成为朱元璋,还有大时代的背景。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成就时势。

朱元璋出现的时代背景,是在元朝末年政治极度黑暗的时候,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造反,只是被时代一步步逼上梁山,在血与火中磨炼出来,才有了后来“诛元的利器”。

到崇祯之时,朱家已经传了十几代,皇权稳固,皇子皇孙们接受的是儒家的帝王教育,从故纸堆里寻求治国之道、御下之术。这样的制度,如果一直遵守下去,子孙们做守成之君还是够格的。

清朝大体上就这么个思路,若不是遇上“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国祚绝对要长于268年。

但是,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子孙中难免有几个不按轨道走的,喜欢斗蛐蛐儿,喜欢离经叛道,喜欢修仙“以天下奉一人”,喜欢躲在深宫里敛财,喜欢做木匠。

到崇祯时的明朝,与当年的元朝已经没什么区别。这个时候,自然就会有另外一个“朱元璋”振臂一呼应者如云。

历史的周期性就应验了。


逆时光的追忆


明朝有很多翻盘的机会,即便是崇祯,如果能够对一些策略有所调整,或抓住机会南逃等,都有可能有机会让明朝翻盘。

在明朝历史上,明朝也经历了很多的历史变故,除了宗室之间的靖难之变以外,最典型的就是土木之变以后的瓦剌围北京了。

在瓦剌围北京的时候,明朝朝野一片恐慌。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瓦剌兵临北京,明朝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北宋靖康之耻的覆辙,但是明朝后来缓过来了,国祚得以延迟百年之久。

崇祯在位时,尽管明朝内忧外患,但是并没有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晚明时期,明朝的整体情况远远好于汉唐等朝代的晚期情况。而且在明朝广大的南方,其各方面的综合条件都还不错,一片承平现象。

因此,明朝北方虽然灾祸战乱频繁,但明朝的国本依然还存在。如果崇祯皇帝能够改变他的一些策略,明朝也不至于速败。如果崇祯皇帝或者后继者能够南逃南京,另起大旗,借鉴唐朝玄宗避蜀的历史事件,则明朝翻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当然,明朝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个人秉性也不无关系。如果明末是朱元璋这类人物为帝,则明朝必然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无论如何,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收放程度,以及个人的战略眼光,是崇祯皇帝所不全部具有的。

如果朱元璋在,不至于被文臣所误、不至于武将奔命、不至于朝臣大户不捐纳银饷,甚至对后金与农民军的战略部署也会因之调整。而这些因素,恰恰都是明朝可以翻盘的机会。


苏绽


可以肯定的回答,完全有机会翻盘的。

因为在个人能力方面朱元璋不知道要甩朱由检多少条街,可能有人觉得崇祯皇帝接班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官吏贪腐懒惰成风,一句话大明已经积重难返。但是最起码崇祯还有一个王朝吧,你想想朱元璋那时,他有什么,他就一个讨饭的和尚,他是真真正正的无产阶级啊,啥也没有,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完全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对于元朝来说,他是造反者啊,抓住是杀头的,他那时的处境可以说就是把脑袋挂在裤腰上,随时准备掉的。

当时朱元璋最大对手陈友谅,应该比崇祯时期的李自成厉害的多吧,陈友谅的军队可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李自成的军队那都是放下锄头的农民军,相对于崇祯皇帝的正规军来说,那是不堪一击的。

崇祯的失败,一方面是大明王朝的气数已尽,另一方面也是崇祯在治国理政和用人方面是存在严重缺陷的,这才是导致大明必亡的主要原因。崇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耳根子又软,又听不进忠言,他的个人行为,导致了臣下们都成了碌碌无为之辈,如果崇祯像朱棣一样,拥有雄才大略,泱泱大国,几万万同胞,定国安邦之人才多的去是,只是崇祯没有发掘和使用人才的能力而已,导致了大明王朝,一步步的走向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