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三体桩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也是形意太极拳李氏功法的基础功法,即:“入道之门”。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它重视不够,一是认为站三体桩非常简单而又枯燥;二是认为站三体桩在研习中没有实际意义。深刻剖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我看这是急于求成的思想在作崇。在这里,我讲两个故事。

故事Ⅰ:形意拳名家孙禄堂晚年授徒时,在他众多徒弟中,只有一位弱智徒弟遵循他的教导,专攻三体桩,而其它徒弟却忽视了这一教导,对三体桩不屑一顾,只练拳式。三年过去了,在一次师兄弟之间的比试中,这位弱智徒弟以坚实的功力战胜了许多的师兄。(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

故事Ⅱ:旧时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有一位李某擅弹腿,其腿功能脚到树断,威力骇人,故常挟技滋事。一次,他到形意拳名家杨永蔚先生的教拳场地挑衅。杨先生为教训他,以三体桩功绷飞他的弹踢,最后使他折服。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大家一定能从这两个故事中获得些启示吧。

经前人实践,三体桩的主要作用是稳固周身,坚实根基;抻筋拔骨,蓄气增力;舒筋活络,通行气血;改造生理,益寿延年。因此,大家只有深入研习,才能真正体味其精髓之处。

三体桩有高桩、中桩和矮桩三种形式。

高桩,由于它站立姿势较高,膝关节弯屈较小,两腿对全身支撑的负荷小,故长功缓慢,仅适合于老年人或体弱者练习。(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

中桩的要求,如图1,以左式三体桩为例。①上段:头要端正,下颏微收,口合齿扣,舌顶上腭,两眼注视左手中指尖。②中段:两膀要扣,右肩成拗,左肩顺随。左臂前伸,左肘关节弯屈150度,肘关节下垂,左掌心向右侧上方,手指向上略分微屈,虎口圆开。右肘关节弯屈90度贴在右肋上,右掌须置在前胸中线的位置,掌心向下,虎口圆开,直腰坐胯,拔背收臀,两肋外张,尾闾中正,肛门提起。③下段:左脚掌内侧与右脚跟内测均在一直线的左右两侧边缘上,如图2,两脚前后相距为60~80厘米,左脚掌轻着地。右脚支撑,脚趾抓地,脚心空含,左腿弯屈150度,右腿膝关节弯屈140度。两腿力量分配是左腿为三,右腿为七,两腿根部夹紧。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中桩锻炼的要求有八个字:顶,扣,圆,疾,抱,垂,屈,挺。

顶,要求为三顶,即:头向上顶,舌向上顶,手向外顶。

扣,要求为三扣,即:两肩要扣,手脚背要扣,牙齿要扣。

圆,要求为三圆,即:脊背要圆,胸要圆,虎口要圆。

疾,要求为三疾,即:心要勇疾,腿要勇疾,手要勇疾。

抱,要求为三抱,即:丹田抱气,胆量抱身,两肘抱肋。

垂,要求为三垂,即:引气要下垂,两肩要下垂,两肘要下垂。

屈,要求为三屈,即:两肱宜屈,两股宜屈,手腕宜屈。

挺,要求为三挺,即:颈项要挺,背腰要挺,膝盖要挺。(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

读者如按上述要求能站左右两式三体中桩达30分钟,并神清气爽,不疲惫,可以转入明劲阶段的学习了。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广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也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内劲形成的开始:万法出三体!连老外都痴迷的东西,你要摒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